[实用新型]电子终端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49097.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6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熊风 |
地址: | 2012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终端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提高散热速度、增大功率密度且减小体积的电子终端充电器,其包括:壳体,具有顶盖和底壳,由顶盖和底壳形成容纳腔体,底壳的端面设置有多个插口;电路板,收纳于容纳腔体内,用于设置充电器电路,其包括一个主电路板和插在主电路板上的多个副电路板,主电路板的主面上安装有充电器电路中的多个功率器件,在位于主电路板的输出端的第一副电路板上设置有从多个插口露出的多个输出接口;插头,设置于顶盖的端面,且与充电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多个功率器件分别以其中一面靠近主电路板的主面的边缘侧的方式安装,电子终端充电器还包括以包围主电路板的主面的方式设置、两侧的散热面与多个功率器件分别相接触的U型的第一散热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终端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充电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兴起,各种电子终端充电器也应运而生,小体积的电子终端充电器是未来的趋势。要实现小体积,在电路结构本身的改进以外,还要求结构上有新的布局,例如利用贴片多的优势来减小体积。
常规的电子终端充电器的布局中,为了工艺方便,大多采用单电路板设计,然而插件和其引脚就占用大部分面积,同时为了兼顾效率和散热,空间利用率不高,使最终产品尺寸很大。由此,电子终端充电器的功率密度低,尺寸上也很有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减小体积,需要对目前充电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便进一步减小充电器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此外,由于充电器中的电路模块在工作上容易发热,因此,充电器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结构,使得散热速度快,而现有的充电器本身的体积大,元器件易发热,散热速度慢,存在容易造成元器件烧坏的隐患,减短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如上所述,现有的电子终端充电器中,存在体积大、功率密度低、散热速度慢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高散热速度、增大功率密度且减小体积的电子终端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充电器,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顶盖和底壳,由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壳形成容纳腔体,所述底壳的端面设置有多个插口;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收纳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用于设置充电器电路,其包括一个主电路板和插在所述主电路板上的多个副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的主面上安装有充电器电路中的多个功率器件,在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输出端的第一副电路板上设置有从所述多个插口露出的多个输出接口;及
插头,所述插头设置于所述顶盖的端面,且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多个功率器件分别以其中一面靠近所述主电路板的主面的边缘侧的方式安装,
所述电子终端充电器还包括U型的第一散热片,该第一散热片以包围所述主电路板的主面的方式设置,其两侧的散热面与所述多个功率器件分别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在上述电子终端充电器中,以与所述主电路板的背面相接触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在于,在上述电子终端充电器中,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壳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在于,在上述电子终端充电器中,所述顶盖的多个散热孔呈两条平行的直线设置在所述插头的两侧,所述底壳的多个散热孔呈多个同心圆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出接口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在于,在上述电子终端充电器中,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成具有沿壳体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多个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在于,在上述电子终端充电器中,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成具有沿壳体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多个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在于,在上述电子终端充电器中,所述容纳腔体内设置有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飞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49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间隙侧向激光熔覆喷嘴
- 下一篇:一种车间用工件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