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3424.5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6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天碧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付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数据传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多个打卡装置,所述打卡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背面一体成型有装置盒,所述装置盒的两侧上均设有安装板,所述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扬声器,所述装置盒内设有第一控制处理单元、RFID阅读器和RF无线发射单元,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F无线发射单元、扬声器和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多个打卡装置通过RF无线发射单元连接有中转端,所述中转端包括RF无线接收单元、第二控制处理单元和4G DTU,所述RF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无需布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不接触快速信息交换和存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然后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达到了识别的目的,用于数据交换,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识别系统中,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根据通信距离,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为此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对应地被分为负载调制和反向散射调制。
目前小区内部的楼道巡逻均还是采用纸质表贴在巡逻签到的位置进行手写签到巡逻,经常容易出现保安偷懒甚至旷工,直接一次性签到多次,以致于导致楼道内出现风险、弊端的意外情况不能及时被发现,为了能保证保安能每次都能按规定到时到相应的地点签到,所以就需要一只基于RFID的数据传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传输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打卡装置安装在一栋楼内,隔层安装一个,通过将装置盒安装在墙壁上的打卡点儿的暗盒内,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安装孔将安装板固定在暗盒内,然后保安随身携带的RFID识别卡,巡逻到相应楼层的时候,经过打卡点时,RFID阅读器直接无线识别巡逻保安的身份、巡逻时间信息,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并且通过扬声器进行签到应答,RFID阅读器获取到的信息通过RF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到一栋楼安装的一个中转端,通过中转端的4G DTU进行传输到服务器上进行信息存储,并且通过PC端随时进行巡逻信息查询,本实用新型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保安巡逻作弊,便于楼道巡逻管理,及时发现风险,提高保安的工作管理效率,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布线,安装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多个打卡装置,所述打卡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背面一体成型有装置盒,所述装置盒的两侧上均设有安装板,所述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扬声器,所述装置盒内设有第一控制处理单元、RFID阅读器和RF无线发射单元,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F无线发射单元、扬声器和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多个所述打卡装置通过RF无线发射单元连接有中转端,所述中转端包括RF无线接收单元、第二控制处理单元和4G DTU,所述RF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4G DT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转端通过4GDTU连接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包括服务器和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PC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控制处理单元和第二控制处理单元均采用80C51系列处理器,所述4GDTU采用H7118型4G DTU。所述显示屏采用3.2寸TFT液晶屏。
进一步,所述RF无线发射单元与RF无线接收单元采用RFM63型相匹配的RF无线收发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天碧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天碧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3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铁氟龙管烧结机的精准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临时舞台搭建用加强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