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面超高女儿墙模板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5549.1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7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宇;陈忠方;孙孝蕾;杨晓东;唐伟;郑军委;王树森;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超高 女儿墙 模板 体系 | ||
一种屋面超高女儿墙模板体系,包括屋面板、外脚手架、女儿墙模板系统、一组外脚手架连墙拉结装置、一组外模抗倾覆预埋固定装置和一组内模防爆稳定支撑装置,外脚手架位于屋面板的外侧,外脚手架连墙拉结装置位于外脚手架与外模龙骨之间,外模抗倾覆预埋固定装置沿屋面板的外侧端部间隔设置,内模防爆稳定支撑装置包括靠墙固定底座、屋面固定底座、底座间调节丝杆、靠墙固定顶座和斜撑杆。本实用新型整体性起到了对超高女儿墙模板系统的稳固作用,极大的减小了女儿墙施工过程中的倾覆危险,重复循环利用,实现在女儿墙施工中的分段施工与料具周转使用,省时省力安全,保证了脚手架的搭设能符合规范要求,杜绝了工人在脚手架上作业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女儿墙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屋面超高女儿墙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女儿墙一般设计高度在1.5m以下,但在一些大型商业中心工程施工中,为了放置LED显示屏或宣传屏,通常会将女儿墙高度设计较高,一些工程女儿墙高度达到9m。屋面上超过一定高度的女儿墙施工以及外架搭设,在实现女儿墙模板施工稳定和脚手架外拉拉结时,均会存在较大的技术与安全问题如下:
一、屋面超高女儿墙在施工过程中,超高的墙体与模板导致在施工时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有较多不稳定因素,墙体高度过高时,施工过程中会有爆模危险。由于女儿墙位置特殊,都位于结构边缘,单侧临边意味着无法在双侧进行支撑,只能在单侧进行支撑起到一个拉结的作用,如施工过程技术工艺把控不到位,可能会发生模板向临空的方向倾覆。
二、超高女儿墙墙中无梁、柱,故外脚手架在女儿墙区域无拉结位置无法拉结,不满足外架拉结步距与跨距,无法满足脚手架安全性。诸如部分工程女儿墙高达9m,此段区域外架存在非常大风险,不满足规范要求,也无法满足女儿墙施工需求,工人需在外架上操作合模和穿螺杆等措施,加大发生坍塌或高空坠落的风险,脚手架不进行稳定拉结,无法上人进行作业与合模。
故急需一种屋面超高女儿墙一次浇筑施工工艺,提高其施工稳定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爆模、倾倒或坍塌坠落等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超高女儿墙模板体系,要解决现有超高女儿墙施工中存在施工稳定性差,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爆模、倾倒或坍塌坠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超高女儿墙模板体系,包括屋面板、外脚手架、女儿墙模板系统、一组外脚手架连墙拉结装置、一组外模抗倾覆预埋固定装置和一组内模防爆稳定支撑装置,
所述外脚手架位于屋面板的外侧,所述女儿墙模板系统立于屋面板的外侧边部,包括外模和内模以及拉结两侧龙骨的一组拉结件,所述外模包括外模面板和外模龙骨,所述内模包括内模面板和内模龙骨,所述外模龙骨包括一组外模主龙骨和一组外模次龙骨,所述内模龙骨包括一组内模主龙骨和一组内模次龙骨,
所述外脚手架连墙拉结装置位于外脚手架与外模龙骨之间,水平设置间距为外脚手架的立杆跨距的倍数,竖向设置间距为外脚手架的水平杆布距的倍数,所述外脚手架连墙拉结装置的一端与拉结件伸出外模龙骨的外端部铰接,外脚手架连墙拉结装置的另一端与外脚手架通过旋转扣件固定连接,
所述外模抗倾覆预埋固定装置沿屋面板的外侧端部间隔设置,水平设置间距为外模主龙骨的间距倍数,每组均包括预埋件和夹持件,所述预埋件埋入屋面板的外侧端部,所述夹持件包括内侧的固定部和外侧的夹持部,所述固定部与预埋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伸悬挑伸出固定部,所述外模主龙骨的底部伸至屋面板的外侧端部,所述夹持部夹设在外模主龙骨的底部两侧并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内模防爆稳定支撑装置在屋面板上的水平设置间距为内模主龙骨的间距倍数,每组均包括一个靠墙固定底座、一个屋面固定底座、一根底座间调节丝杆、一个靠墙固定顶座和一根斜撑杆,所述靠墙固定底座设置在屋面板上,其外侧固定连接在内模主龙骨的底部内侧,所述靠墙固定顶座位于靠墙固定底座的正上方,其外侧固定连接在内模主龙骨的顶部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5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消毒功能的耐磨损触摸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管理智能交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