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液注浆用的接口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5750.X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鲁彩玲;陈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固建筑科技(宁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32 | 分类号: | F16L23/032;F16L23/036;F16L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1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液注浆用 接口 连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液注浆用的接口连接机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注浆管互相连接的结构在连接多个注浆管时,安装难度大、操作笨重、易泄露浆体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上管体,所述上管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管体,且所述上管体的底部和下管体的顶部限位密封连接,所述上管体和下管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互相连通的上通道和下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原有注浆管两端具有的螺纹结构,设置配合使用的上管体和下管体,使注浆管由单纯的螺纹连接转换成以螺丝锁紧为主要固定方式的连接机构,实现了注浆管连接安装难度低、操作快捷方便、浆液不易泄露的效果,达到降低人力劳动、提高注浆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口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液注浆用的接口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双液注浆技术是采用钻机钻孔至预定深度后使用注浆管伸入注浆孔,将混合后的双液浆定向、定量,定压地注射到注浆孔内,使岩土层的空隙或孔隙间充满浆液并固化,改变了岩土层的性状。
现有注浆方法有垂直排队式双液注浆、斜孔垂直交替围困法双液注浆等,无论哪种方法,均需使用到注浆管部件,多个注浆管在使用时需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成整体伸入注浆孔使用,而现有的连接方式多为使用配套的螺纹螺杆结构进行螺纹连接,但是注浆管整体在连接过程中越连越长,使用螺纹连接需要转动管体,单纯的螺纹连接会增加接口连接难度,易泄露浆体,增大人力劳动,减低注浆效率,所以本申请提出一种双液注浆用的接口连接机构,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注浆管互相连接的结构在连接多个注浆管时,安装难度大、操作笨重、易泄露浆体,增大了人力劳动,降低了注浆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液注浆用的接口连接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液注浆用的接口连接机构,包括上管体,所述上管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管体,且所述上管体的底部和下管体的顶部限位密封连接,所述上管体和下管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互相连通的上通道和下通道,所述上管体的顶部开设有与上通道连通的螺纹槽,所述下管体的底部开设有与下通道连通的螺纹管。
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下管体的顶部设置有与限位环配合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下管体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安装圈,所述安装圈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上管体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和对应的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同一个螺丝。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螺纹管的底部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顶部设有与外部注浆管配合的第一垫圈,所述螺纹管的外壁套设有与外部注浆管配合的第二垫圈,所述螺丝上套设有第三垫圈。
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侧面设有防溅坡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注浆管进行互相连接时,上管体通过螺纹槽与对应注浆管螺纹连接,下管体通过螺纹管与对应注浆管螺纹连接,将限位环和限位槽对齐,压紧上管体和下管体,微调位置,螺丝从安装孔放入并锁死在螺纹孔内,在不大幅度转动注浆管的情况下,完成对两个注浆管的连接,解决了原有的螺纹连接方式需要不断搬起注浆管并转动数圈才能完成连接,安装难度大、操作笨重、增大人力劳动的问题;
2、第一密封圈增加螺纹槽底部与注浆管的密封性,防止浆液进入螺纹,影响部件拆装,第一垫圈增加上管体和注浆管的螺纹连接稳定性,防止注浆管意外滑脱,第二密封圈增加螺纹管底部与注浆管的密封性,第二垫圈增加下管体和注浆管的螺纹连接稳定性,第三密封圈防止浆液从上管体和下管体固定接触面溢出,第三垫圈增加螺丝止退效果,螺丝不易意外脱落,密封部件和止退部件增加连接机构密封性、稳定性,防止部件受浆液污染影响拆装和意外滑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固建筑科技(宁夏)有限公司,未经华固建筑科技(宁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5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