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8303.X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清 |
主分类号: | A01M29/06 | 分类号: | A01M29/06;A01M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 |
地址: | 51424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鸟类驱赶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驱鸟装置,通过反光镜架设计成碗型,以补助动力,加大反光镜旋转的动力和速度,在风力作用下,反光镜固定支架持续旋转,带动反光镜固定支架内的第一反光镜和连杆上的第二反光镜持续旋转,利用鸟类惧怕闪光的习性,通过第一反光镜和第二反光镜产生的反射光线对鸟类视觉持续进行干扰和惊吓,使得鸟类产生恐惧感,以达到驱鸟的效果,有效保证了电网的安全,无需外接电源线,清洁环保,免维护,且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快捷,360度反射光线,无驱赶盲点,驱鸟效果稳定可靠,且可通过阻尼调节螺母调节转动套筒与限位套筒之间的阻尼系数,避免旋转套筒无限旋转,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鸟类驱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输电架空线路大多运行在野外,不容易及时受到人力的监控,受鸟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大,鸟类在杆塔上筑巢、栖息容易引起输电线路发生短路、跳闸等安全事故,给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保证配电线路的可靠性,防止鸟类因嬉戏、筑巢、捕食等活动对电力线路造成侵害,通常采用驱鸟装置对配电线路塔杆附近的鸟类进行驱赶。
然而,目前现有的驱鸟装置大多采用超声波对鸟类进行驱赶,需要外接电源线,且设备造价较高,体积较大,安装繁琐,有些设备甚至无法直接固定在输电线路塔杆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驱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驱鸟装置,需要外接电源线,安装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驱鸟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支撑杆、转动套筒、限位套筒、阻尼调节螺母、连杆、反光镜固定支架、第一反光镜以及第二反光镜,所述固定底座的外形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反光镜固定支架均呈碗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部,所述转动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所述转动套筒的内周壁凸设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缘,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的外周壁凸设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凸缘,所述第一限位凸缘的下端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的上端壁可转动抵接设置,所述限位套筒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所述限位套筒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凸缘的上端部可转动抵接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阻尼调节螺母可拆卸的旋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的外螺纹上,且所述阻尼调节螺母的下端部与所述限位套筒的上端部抵接设置,所述连杆、反光镜固定支架以及第一反光镜均设置有三个,所述连杆水平且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套筒的外周壁上,所述反光镜固定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动套筒的一端,并随所述转动套筒转动,且所述反光镜固定支架的朝向均相同,所述反光镜固定支架的开口均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反光镜分别竖直地设置于所述反光镜固定支架的内底部,所述第二反光镜水平地设置于所述连杆的上端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内顶壁凹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旋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的外螺纹上,所述转动套筒的上端部可转动的嵌设于所述保护盖的下端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的上端部凸设有一手柄,且所述手柄的外周壁竖直地凸设有多个防滑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的外周壁凸设有多个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的下端部均分别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壁凹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分别旋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部的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支撑杆、转动套筒、限位套筒以及连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固定支架均采用ABS工程塑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清,未经林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8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杆合一共享集成式基站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耵聍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