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管头漏失井二次完井管串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59910.8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蔡鹏;齐鑫;马建忠;宁学涛;蔡成镜;吴柳根;薛广昌;滕照正;刘莉;沈学祥;张文昊;朱海波;吕会强;侯婷;臧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7 | 分类号: | E21B33/127;E21B23/01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管头 漏失 二次 完井管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管头漏失井二次完井管串,主要有膨胀悬挂器、尾管串和密封插头等部件组成。所述的膨胀悬挂器由膨胀锥、膨胀悬挂筒、密封悬挂元件、锥承托轴、可回收密封堵头、双公接头、出口防落物装置、尾管短节和中心管等组成。可回收密封堵头限位于双公接头内,并与双公接头密封配合,膨胀悬挂器坐挂后,随中心管起钻回收。作业时,密封插头插入至原井尾管悬挂器的回接筒内,膨胀悬挂器发生永久塑性变形,密封悬挂元件压缩在悬挂器和外层套管环空,二次完井后可达到坐挂并封隔井筒下部的目的。其技术优势在于可不固井实现对老井尾管顶部二次密封,结构、工艺简单,密封可靠,费用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石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管头漏失井二次完井管串。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为了提高采收率,节约开发成本,深井、超深井、水平井、分支井逐渐增多,尾管固井工艺日益被广泛采用。
尾管固井与全井下套管固井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可以节约大量的套管与水泥,减少作业周期,降低施工费用;
(2)减轻钻机下套管负荷,降低施工压力,有利于保护油气层,特别是破裂压力较低的地层;
(3)有利于解决深井、超深井、小间隙井等复杂井用普通固井方法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于尾管固井的巨大优势,尾管固井工艺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尾管顶部密封问题尤其是后期生产过程中尾管顶部漏失制约着尾管固井技术的发展。膨胀套管技术是21世纪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关键性技术之一。该项技术的几个应用领域在国外均投入到工业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利用膨胀悬挂器不固井实现尾管顶部漏失封堵的方法可不固井实现对老井尾管顶部二次密封,结构、工艺简单,密封可靠,费用低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尾管头漏失井二次完井管串。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管头漏失井二次完井管串,包括送入钻具,所述送入钻具下端顺次连接有膨胀悬挂器、尾管串和密封插头;
所述密封插头下端的外壁上套设有多段环形密封圈;
所述膨胀悬挂器上端的外壁上套设有多段密封橡胶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悬挂器包括:
腰部设有双公变扣的膨胀悬挂筒,所述密封橡胶元件套设于所述双公变扣上端的外壁;
套接于送入钻具下端和膨胀悬挂筒之间的膨胀锥;
设置于膨胀锥下方的锥承托轴;
固连于锥承托轴下方的盲板回收短节,所述盲板回收短节与送入钻具连通;
套接于盲板回收短节和膨胀悬挂筒之间的可回收盲板;
固定套接于盲板回收短节下端的碰压球座;
所述膨胀锥和可回收盲板之间留有压力腔,所述盲板回收短节上开设有传压孔,所述传压孔与压力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盲板限位于双公变扣内,并与双公变扣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盲板上端的外形于所述双公变扣下端变径处的外形契合,构成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锥的外形与所述双公变扣上端变径处的外形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锥与送入钻具下端的外币、膨胀悬挂筒的内壁过盈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盲板与盲板回收短节的外壁、膨胀悬挂筒的内壁过盈密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59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臭氧高级氧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玻混合高速执法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