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排水用涵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0173.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8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彬;蔡成彪;林继艳;史建锋;朱志华;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排水 涵洞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排水用涵洞结构,包括设置在河渠上的涵洞,所述涵洞的两头安装有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的外顶壁设置有填土路面,所述涵洞的外侧壁与河渠之间填充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位于填土路面的底部,所述端墙的底部安装有插入河渠底壁的承托板和填层板,所述承托板的顶面与涵洞的外底壁相抵接,所述填层板的顶面以及河渠的底面均铺砌有毛石垫层。本申请具有减少涵洞出现塌陷的情况,提升结构稳定性以及排水功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排水用涵洞结构。
背景技术
涵洞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且涵洞往往修筑于河渠以上,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新建公路也越来越多,涵洞作为公路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排除积水的任务,当洪水来临或下大雨的时候,使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以实现迅速排水的效果。
但长久以来,涵洞的建造仍存在着稳定性不足、易变形等问题,在排水的时候,大部分的积水渗透入河渠的土质层内,使涵洞附近的土质变软,长期以来容易造成涵洞的塌陷与变形,而且涵洞上方的路面容易形成积水,不方便人们通行,而且还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涵洞出现塌陷的情况,提升结构稳定性以及排水功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排水用涵洞结构。
一种道路排水用涵洞结构,包括设置在河渠上的涵洞,所述涵洞的两头安装有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的外顶壁设置有填土路面,所述涵洞的外侧壁与河渠之间填充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位于填土路面的底部,所述端墙的底部安装有插入河渠底壁的承托板和填层板,所述承托板的顶面与涵洞的外底壁相抵接,所述填层板的顶面以及河渠的底面均铺砌有毛石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阻碍积水渗入河渠中涵洞两头所处位置的土质层内,降低涵洞发生塌陷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毛石垫层的顶部铺砌有第一砼垫层,所述第一砼垫层的顶面与涵洞的内底壁平相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砼垫层能够阻碍积水直接渗入毛石垫层内,同时减少积水或流水对涵洞两头土质的腐蚀。
可选的,所述涵洞的外底壁铺砌有第二砼垫层,所述第二砼垫层的顶面与河渠的底壁平齐,所述第二砼垫层的底面铺砌有砂砾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涵洞底部的承载力和抗腐蚀性,对涵洞具有保护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二砼垫层的抗压强度等级范围为C20-C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限制第二砼垫层的抗压强度范围,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
可选的,所述涵洞的内侧壁与内顶壁开设有第一变形缝,所述第一变形缝沿涵洞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端墙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变形缝,所述第二变形缝内填充有麻丝沥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涵洞的稳定性以及端墙的抗压性及抗拉性。
可选的,所述涵洞的内侧壁与内顶壁的连接处开设有倒角,所述涵洞的内侧壁与内底壁的连接处开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倒角对涵洞的内部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填土路面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涵洞的顶壁开设有贯穿到涵洞内侧壁的出水孔,所述排水孔与出水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土路面上的积水可通过排水孔和出水孔流入涵洞中排走,减少路面发生积水过多、妨碍出行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填土路面上还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排水孔连通,所述放置槽内可拆卸式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面与填土路面的顶面平齐,所述过滤板的底壁安装有过滤袋,所述过滤袋内填充有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0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厢与车架间的锁紧装置及无人车
- 下一篇:一种咖啡豆快速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