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倾斜塔主动横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0674.1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马文荣;李连方;徐勇;陈学江;王杰;邓存俊;兰勇;曾祥军;席利萍;李玉峰;杨侦;何跃;马骥;伍升刚;尹潇潇;李梦华;胡平;苏军;黎彪;范海;杨浩建;樊芝江;唐礼星;李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贾林 |
地址: | 550007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倾 斜塔 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设计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倾斜塔主动横撑装置,分别与内倾塔柱一、内倾塔柱二连接;包括横撑结构一、横撑结构二、分别与横撑结构一和横撑结构二连接的预应力束;所述横撑结构一、横撑结构二、预应力束平行设置且在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内倾塔柱的不断升高,其内力、应力的变化可随时进行调整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内倾斜塔主动横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斜拉桥、悬索桥结构中,常采用的倒Y型、A型塔柱构造,其左右侧塔柱均向内倾斜,重心也随之偏移,在实际施工未成整体结构体系前,其左右侧塔柱的重心偏移,会产生较大的结构变形及塔柱根部负弯矩拉应力,对整体结构安全稳定具有重大影响。
为避免施工过程中重心偏移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常规的方案有3重。
一是在内倾斜塔高度不高的情况下,采用满堂支架形式,对倾斜塔柱进行支撑,抵消结构重心偏移产生的不利荷载。其适用范围相对局限,对满堂架的整体刚度要求较高,施工投入较大。
二是采用全被动横撑形式,在塔柱施工至相应高度后,在左右侧塔柱之间安装水平钢管横撑,对左右侧内倾塔柱进行支撑,抵消重心偏移已经带来的结构负弯矩及内倾变形。采用该种形式,属全被动支撑形式,根据塔柱内倾角度及结构断面大小,横撑的布置间距相对较为密集,在一定的节段高度内安装的横撑数量较多,且钢管横撑安装完成后,仅能被动的适应施工阶段塔柱内力、应力的变化。
三是采用半主动横撑形式,在塔柱施工至相应高度后,在左右侧塔柱之间安装水平钢管横撑,并施加一定的预顶力,然后与塔柱预埋系统焊接固结,对左右侧内倾塔柱进行支撑。相比第二种形式,其在抵消重心偏移已经带来的结构负弯矩及内倾变形发展情况下,可以对整个塔柱的内力、应力进行一次优化控制调整,同时其横撑数量、密度也有所减小,经济性更好。但其在施加预顶力、与塔柱固结、拆除千斤顶装置后,后续的受力情况不能再次进行调整,不能对后续施工阶段塔柱内力、应力的变化进行控制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倾斜塔主动横撑装置,能够根据内倾塔柱的不断升高,其内力、应力的变化可随时进行调整优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内倾斜塔主动横撑装置,分别与内倾塔柱一、内倾塔柱二连接;包括横撑结构一、横撑结构二、分别与横撑结构一和横撑结构二连接的预应力束;所述横撑结构一、横撑结构二、预应力束平行设置且在同一平面上。
在使用时,采用千斤顶对预应力束进行张拉,张拉力传递至横撑结构一和横撑结构二上,再由由横撑结构一和横撑结构二反向左右传递至内倾斜塔一和内倾斜塔二上,有效的实现对于对内倾斜塔一和内倾斜塔二进行支撑;这样使得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内倾塔柱一和内倾塔柱二的的不断升高,其内力、应力的变化可随时通过预应力束的张拉及放张进行调整优化。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撑结构一包括位于内倾塔柱一外侧与分配梁一、穿过内倾塔柱一且与分配梁一和内倾塔柱二连接的钢管支撑一;所述预应力束的一端穿过内倾塔柱一与分配梁一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支撑一包括偶数根平行设置且在同一平面上的钢管一。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撑结构二与横撑结构一相同,包括位于内倾塔柱二外侧与分配梁二、穿过内倾塔柱二且与分配梁二和内倾塔柱一连接的钢管支撑二;所述预应力束的另外一端穿过内倾塔柱二与分配梁一连接;所述分配梁一与分配梁二平行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支撑二包括数量与钢管一相等且与钢管一在同一平面上的钢管二;所述钢管二分别均匀的分布在钢管支撑一的两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应力束穿过内倾塔柱一、内倾塔柱二且与分配梁一和分配梁二的中心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0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式液体再分布器
- 下一篇:一种凸轮轴加工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