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1733.7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陆玉花;何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灯条以及驱动电路板,背板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底板四周的侧板,侧板与底板形成容纳空间,灯条设置于底板上且位于容纳空间内,驱动电路板设置于底板上背离灯条的一侧;灯条包括灯板以及阵列设置在灯板上的多个光源,灯板上背离光源的一侧设置有与光源电连接的连接器,在底板与连接器相对区域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器穿过第一通孔与驱动电路板电连接。驱动电路板上与连接器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导电元件,连接器穿过第一通孔与驱动电路板上的导电元件直接接触,该背光模组可省略灯条与驱动电路板连接的FPC线材,实现驱动电路板与灯条的直接导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自身并不发光,为了可以清楚的看到显示器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发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是存在于液晶显示器内部的一个光学组件,由光源和必要的光学辅助部件构成。新式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背光模组色彩还原性好、寿命长,并且不含汞,有利于环境保护。背光模组依据光源的位置不同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直接把LED光源安放在出光面下面,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段空间距离和扩散板的扩散和混合后,成为面光源发射出来;侧光式背光模组,光源放在背光模组的侧边,由光源产生的白光透过反射板反射至由亚克力制成的导光板内。导光板主要功能是通过光散乱原理将入射的平行光转换成平面光,之后再经过扩散使导光板射出的光线扩散与偏向,最后再经由两片表面成连续锯齿沟槽状的聚光棱镜片,使光线在x、y方向聚集并调整光线发散角度。
现有技术中大尺寸侧光式背光模组无论采用长边上下侧入光还是长边单侧入光结构,LED灯条的出线端分别设置在侧光式LED背光模组长边的两侧,如果屏幕较大(其长边长度较大),而LED驱动板则在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的中间位置,两者距离较远,所使用的线材长度必须延伸很长才能将LED灯条与驱动板连接,这样,为了缕线方便还需要将线材组的各条线粘在同一个水平面内,在侧光式LED背光模组组装时还需要缕线,然后用胶带固定,另外,造成线材长度不足或过长的问题,造成了线材、缕线工时及固定胶带等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并且线材长度越长,线材内阻越大,在输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线材越长内阻引起的功率损耗就会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灯条与驱动电路连接时线材过长或过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背板和灯条以及驱动电路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背离所述灯条的一侧;所述灯条包括灯板以及阵列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多个光源,所述灯板上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光源电连接的连接器,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连接器相对区域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板上与所述连接器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导电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包括两个相互绝缘的导电柱,其中一个为正极性,另一个为负极性,所述导电柱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导电元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外围包覆有绝缘保护层,所述导电柱的顶部凸出于所述绝缘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灯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孔,所述过孔用于供所述连接器分别与各个所述光源电连接的多条连接线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灯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1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旋挖钻机高速甩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临床用破膜羊水取样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