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2055.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5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闫桂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8/158;F24F8/192;F24F8/167;F24F8/90;F24F8/24;F24F8/26;F24F13/28;F24F11/89;F24F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任万玲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包括:吸附机壳,吸附机壳上设有与建筑物室内回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风口,第一排风口处设置第一开关阀,第一进风口设置第三开关阀;吸附机壳内设置吸附滤盒以及加热装置,吸附滤盒内设有热再生吸附材料;新风机壳,新风机壳上设有与建筑物室内排风口连通的第二排风口、与室外连通的第二进风口以及与建筑物室内回风口连通的第三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上设置第二开关阀,新风机壳内设有新风过滤装置,新风机壳与吸附机壳通过连接管连通;以及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空气净化设备能耗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建筑的密闭性提升,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室内空气污染除了装修建材和涂料之外很大一部分属于室内二氧化碳污染,室内CO2主要来源是人自身排出的二氧化碳。每人每天夜间大约排出200~3200L二氧化碳,闭门窗后10h,室内的二氧化碳是室外的3~7倍,若是多人房间则更为严重,正常情况下,室内CO2浓度很低(小于0.07%),人体感觉良好。当人群聚居、燃料燃烧等因素使室内CO2浓度增加至0.15%时,则人体的不舒适感明显。因此,有效控制室内CO2浓度是当前建筑空气净化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市场对于室内CO2的去除方式一般采用新风置换的物理方式。新风置换的方式具有如下技术问题:1.暖通风设备和管道占用机房面积大,导致业主在非人居环境上投入大;2.采用新风置换CO2有害气体,导致供暖设备能耗大;3.对室外新风的长期净化导致过滤器和设备本身寿命缩短。为此,提供一种不需要新风置换即可以降低室内CO2浓度的空气净化设备,以使新风量降低进而使空气净化设备能耗及成本均能够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空气净化设备能耗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包括:吸附机壳,所述吸附机壳上设有与建筑物室内回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口以及与室外连通的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处设置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第三开关阀;所述吸附机壳内设置吸附滤盒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吸附滤盒内设有热再生吸附材料;新风机壳,所述新风机壳上设有与所述建筑物室内排风口连通的第二排风口、与室外连通的第二进风口以及与所述建筑物室内回风口连通的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上设置第二开关阀,所述新风机壳内设有新风过滤装置;所述新风机壳与所述吸附机壳通过连接管连通;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与所述第三开关阀打开,建筑物室内的气体一路经过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吸附机壳内,经过所述吸附滤盒的过滤后经过连接管进入所述新风机壳内,并经所述第二排风口进入所述建筑物室内;建筑物室内的气体另一路经过所述第三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机壳内,经过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过滤后,通过所述第二排风口进入所述建筑物室内;室外新风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机壳内,经过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过滤后,通过所述第二排风口进入所述建筑物室内;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三开关阀关闭,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启动,室外空气经过新风过滤装置过滤后一路通过所述第二排风口进入建筑物室内,另一路沿所述连接管进入所述吸附机壳内;建筑物室内气体经过所述第三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机壳内,从所述吸附滤盒内释放出的有害气体沿所述第一排风口排放至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机壳通过所述吸附滤盒分隔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所述第一排风口与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处设置第一排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排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相邻的两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2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胎面自动接取位空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旋转开关门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