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林用树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68798.4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9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东;冯天荣;范思杰;宋华清;袁国鹏;韩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傅德智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林 用树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造林用树坑结构。所述造林用树坑结构包括树坑、蓄水槽和平衡槽,树坑内种植树苗,树坑内开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进水孔到树坑的坑底的距离小于排水孔到树坑的坑底的距离,蓄水槽内储存有水,蓄水槽与进水孔连通,平衡槽与排水孔连通,平衡槽还与平衡槽连通。蓄水槽内的水通过进水孔进入树坑内,用于灌溉树苗。当树坑内的水过多而超过排水孔时,树坑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流入平衡槽内,随后由平衡槽流回蓄水槽内;当树坑内的水减少时,蓄水槽内可以及时供给,使得树坑内的水量保持动态平衡,以达到调节水量的目的,防止树苗旱死或涝死,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保证造林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林用树坑结构。
背景技术
在造林过程中,常在地上挖一个树坑,然后将树苗种植在树坑里,定期给树苗浇水。但是,树坑里的水不能调节水量,容易使得树苗旱死或涝死,降低了树苗的成活率,影响造林的效果和效率。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造林用树坑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林用树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树坑因不能调节水量而导致树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造林用树坑结构,包括:
树坑,其内被配置为种植树苗,所述树坑内开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所述进水孔到所述树坑的坑底的距离小于所述排水孔到所述树坑的坑底的距离;
蓄水槽,其内储存有水,所述蓄水槽与所述进水孔连通;
平衡槽,其与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平衡槽还与所述蓄水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造林用树坑结构还包括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第一端与所述蓄水槽连接,所述连接槽的第二端与所述平衡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第一端到所述蓄水槽的槽底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槽的第二端到所述蓄水槽的槽底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槽的中心向两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树坑包括第一半圆和第二半圆,所述第一半圆和所述第二半圆围成的空间内种植树苗,所述进水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半圆上,所述排水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半圆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圆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槽的槽深大于所述平衡槽的槽深。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槽的最高水位位于所述进水孔和所述排水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林用树坑结构包括树坑、蓄水槽和平衡槽,树坑内种植树苗,树坑内开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进水孔到树坑的坑底的距离小于排水孔到树坑的坑底的距离,蓄水槽内储存有水,蓄水槽与进水孔连通,平衡槽与排水孔连通,平衡槽还与蓄水槽连通。蓄水槽内的水通过进水孔进入树坑内,用于灌溉树苗。当树坑内的水过多而超过排水孔时,树坑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流入平衡槽内,随后由平衡槽流回蓄水槽内;当树坑内的水减少时,蓄水槽内可以及时供给,使得树坑内的水量保持动态平衡,以达到调节水量的目的,防止树苗旱死或涝死,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保证造林的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687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架线式变频调速电机车行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配液罐的灭菌管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