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身红光理疗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2905.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民;徐勇灵;吴者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H23/02;A61M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保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3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身 红光 理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身红光理疗床,包括理疗床和理疗罩,所述理疗罩包括有罩架,所述罩架笼罩在所述理疗床上,所述罩架内安装有若干红光理疗灯,所述罩架的四周及上部围蔽设置有遮光布。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对眼睛造成影响,具有多种保健理疗功能,并且可以调节高低适应不同高度的理疗床,也可以调节长短配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全身红光理疗;本设计的全身红光理疗床应用632.8nm的红光照射,功率为1.5mW,每次60分钟,隔日一次,7次一疗程,每例理疗1‑2个疗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保健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身红光理疗床。
背景技术
红光是兼有光化学和热作用的波段,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性较强,穿透深度可达10~15nm。红光治疗可以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促进毛发的生长,促进骨折愈合,加速受损神经的再生,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目前临床医疗上经常采用红光治疗多种疾病。但是现有红光对人的眼睛有一定损害,目前的红光治疗仪一般都是应用于身体的一些小部位,远离眼部以避免对人体眼睛产生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适于全身治疗的全身红光理疗床,其具有方便调节并且护眼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全身红光理疗床,包括理疗床和理疗罩,所述理疗罩包括有罩架,所述罩架笼罩在所述理疗床上,所述罩架内安装有若干红光理疗灯,所述罩架的四周及上部围蔽设置有遮光布。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红光理疗灯采用波长为632.8nm的红光灯,其功率为1.5mW。
进一步的,所述理疗罩还包括有若干支脚,所述支脚连接所述罩架。其中,每一所述支脚均由至少两根支脚单元组成,所有所述支脚单元依次上下活动套设,从而形成上下伸缩的支脚结构,可实现高度调节,配合不同高度的理疗床。所述支脚单元上还可以设置有固定相邻两根所述支脚单元位置的紧固装置,如销钉、螺钉等等,从而调节支脚的高度。为提升本装置的自动化,所述支脚上还可安装有驱动所述支脚单元上下活动的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的丝杆结构或气缸或液压缸等。
进一步的,所述罩架包括横向支架和纵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采用可伸缩支架结构或采用可折叠支架结构,所述罩架上还安装有驱动所述横向支架横向伸缩或横向折叠的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的丝杆结构或气缸或液压缸等。其中,所述可伸缩支架结构由若干横向活动套设的支架单元组成,所述可折叠支架结构由若干相互铰接的支架单元组成。从而实现罩架的横向调节,配合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理疗床上设置有若干震动按摩仪或经络按摩仪,以提升整体保健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理疗床上还可设置有香薰机和音乐播放器,以舒缓患者情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对眼睛造成影响,具有多种保健理疗功能,并且可以调节高低适应不同高度的理疗床,也可以调节长短配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全身红光理疗。本设计的全身红光理疗床应用632.8nm的红光照射,功率为1.5mW,每次60分钟,隔日一次,7次一疗程,每例理疗1-2个疗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代表性之具体实施例,其中所举例之特定方法、装置、条件、材质等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或对应之具体实施例。此为,图中各装置仅用于表达其相对位置且未按其实际比例绘述,合先叙明。图中箭头表示方向为其可运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2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架及其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腔瓣膜血管通路连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