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拉挤板的上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6410.5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7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尤建荣;尤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32 | 分类号: | B05C3/132;B05C13/02;B05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张淼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拉挤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拉挤板的上胶装置,包括胶槽,胶槽上沿着碳纤维的前进方向依序设置导线机构,用于引导碳纤维有序进入胶槽;压线机构,将需上胶的碳纤维分层压入至胶液中;导线辊,对上胶后的碳纤维进行引导以及初步聚拢;第一刮胶机构,用于将碳纤维对收拢成束并进行初步刮胶;第二刮胶机构,用于将碳纤维进一步收束并进行进一步刮胶;展平机构,将刮胶完成后的展平呈片以为后续拉挤成型做准备。通过压线机构使得碳纤维能够进行分层上胶,保证了碳纤维表面都能上上胶,而通过第一刮胶机构和第二刮胶机构则能够实现碳纤维表面的适量上胶,保证后续拉挤成型的顺利实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挤板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碳纤维拉挤板的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拉挤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其制作原理是将上胶的碳纤维在高温高压下挤压成型。而在挤压成型前需要对碳纤维进行上胶处理,上胶的均匀与否以及碳纤维上的上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后续碳纤维拉挤板的强度以及质量。现有碳纤维上胶机构只能简单的使碳纤维浸入至胶液中,不能有效保证聚拢在一起的碳纤维表面都被上胶且碳纤维表面的上较量不能被有效控制,进而导致碳纤维上胶过量或者部分碳纤维局部没有上胶而降低最终碳纤维拉挤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拉挤板的上胶装置,能够有效控制碳纤维的上胶质量,进而保证拉挤板的成型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碳纤维拉挤板的上胶装置,包括胶槽,胶槽上沿着碳纤维的前进方向依序设置
导线机构,用于引导碳纤维有序进入胶槽;
压线机构,将需上胶的碳纤维分层压入至胶液中;
导线辊,对上胶后的碳纤维进行引导以及初步聚拢;
第一刮胶机构,用于将碳纤维对收拢成束并进行初步刮胶;
第二刮胶机构,用于将碳纤维进一步收束并进行进一步刮胶;
展平机构,将刮胶完成后的展平呈片以为后续拉挤成型做准备。
进一步地,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对称的设置于胶槽两侧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架设与其可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上径向设置三组支撑杆,所述三组支撑杆扇形分布且长度递增,在三组支撑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上分别连接压线杆,所述转轴的两端还径向设置有两个呈90°夹角的插槽,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可插入至其中一个插槽中的插销,所述转轴两端还设置有可扳转转轴的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机构包括对称的设置于胶槽两侧的导杆,沿导杆长度方向设置导槽,导槽中插接导纱板,导纱板上均布若干导纱孔,导纱孔中可拆卸的插接导套,所述导杆上还螺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一端伸入导槽后抵接在导纱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纱辊的直径由两端至中间位置逐渐递减而形成光滑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刮胶机构包括对称的设置于胶槽两侧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之间设置第一刮胶套,第一刮胶套两侧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架上还水平开设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朝向导纱板一端敞口,第一支撑板经由敞口处滑插至第一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刮胶机构包括对称的设置于胶槽两侧的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之间设置第二刮胶套,第二刮胶套两侧水平设置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架上还水平开设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朝向导纱板一端敞口,第二支撑板经由敞口处滑插至第二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展平机构包括对称的设置于胶槽两侧的第四支架,第四支架之间设置架梁,架梁下方自由设置调节板,调节板与螺接于架梁上的调节螺栓可转动连接,调节板下方固定设置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6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