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与超声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6525.4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8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万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速康医疗(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H05K7/14;H05K7/20;H05K9/00;H03B28/00;H02M3/33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陈婷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手术刀 用换能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与超声手术刀,其中在换能器壳体外侧周部上设置导电件,通过导电件上圆环状的导电部来与换能器保持固定地接电连接,同时在手柄外壳中设置接电元件,使得换能器组件相对手柄外壳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过程中,接电元件始终与所述导电部接触而保持电连接。如此,无论换能器组件如何旋转,与接电元件连接的如电源线等连接线都不会跟着旋转,这不仅便于超声手术刀手柄上电源线的设置,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电源线设置在手柄的后方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该超声手术刀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以及超声手术刀。
背景技术
超声手术刀采用超声能量在各种腔镜手术和常规手术中,用于软组织的止血性分离及组织凝结。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普及,超声手术刀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器械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超声刀系统主要是由带超声波发生器的主机、手柄、刀具、换能器组成,其中,换能器需要通过连接电源线与电源连接以获取动力源。该电源线通常是悬置于手柄的后方,一方面,在手术的过程中,电源线具有一定的重量,导致医生在握持手柄时需要更大的握持力,造成手部较累;另一方面,手术过程中,换能器旋转带动刀具换向的过程中,电源线也会跟着旋转,从而形成卷绕打结的现象,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时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手术刀用换能器组件,包括相互固定地设置的换能器壳体与换能器,所述换能器壳体具有中空腔,所述换能器至少后部收容在所述中空腔中,所述换能器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换能器壳体外侧周部上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具有圆环状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轴心线与所述换能器组件的轴心线共线延伸,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导电部之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绝缘设置的且均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所述换能器具有第一接电导线与第二接电导线,所述第一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之间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两个导电环、沿轴向位于两个所述导电环之间且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隔挡圈,两个所述导电环与所述隔挡圈相对固定地套设在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外侧周部上,两个所述导电环分别构成所述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的第二导电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环与所述隔挡圈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相对转动的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换能器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导电件旋转及限制所述导电件沿轴向运动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超声手术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手术刀,包括超声手术刀手柄,所述超声手术刀手柄包括手柄外壳与换能器组件,所述换能器组件能够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收容在所述手柄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组件包括相互固定地设置的换能器壳体与换能器,所述换能器壳体具有中空腔,所述换能器至少后部收容在所述中空腔中,所述换能器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换能器壳体外侧周部上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具有圆环状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轴心线与所述换能器组件的轴心线共线延伸,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导电部之间电连接;所述手柄外壳中还设置有接电元件,所述接电元件抵靠在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外侧周部上并与所述导电部相互抵接,在所述换能器组件相对所述手柄外壳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接电元件始终与所述导电部接触而保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部包括相互绝缘设置的且均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所述换能器具有第一接电导线与第二接电导线,所述第一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之间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接电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电连接;所述接电元件具有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接电元件与第二接电元件,所述第一接电元件抵靠在所述第一导电部上,所述第二接电元件抵靠在所述第二导电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速康医疗(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安速康医疗(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6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