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78908.5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3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永安换热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3/02;F28F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亦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50 | 代理人: | 黎鹏;钟亮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排扁管 平行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多孔扁管和百叶窗翅片,所述多孔扁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合块,且两个接合块的表壁均开设有流通口,所述多孔扁管和百叶窗翅片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集流管,本实用新型在扁管的两端设置了接合块,且接合块的表壁开设有流通口,扁管两端接合块表壁开设的流通口在相反的方向,在多孔扁管连通集流管的同时,其内部的通道为单向通道结构,制冷剂从如液口进入后必须经过每一段多孔扁管才能从出液口排出,不会出现空管的情况,极大的减少了前提换热效果不好的时间,当制冷剂在集流管内流通,其换热效果即可达到最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是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其换热原理来源于微通道理论,在扁管两端分别插入左集管和右集管,利用设置在左集管和右集管上的隔板分隔而形成串连通道,翅片和集管表面涂敷有钎料和钎剂,整个芯体通过夹具夹持,依据集流管分不分段,又可分为多元平行流式和单元平行流式,单元式的集流管不打断,制冷剂流动方向一致;多元式的,集流管中有隔片打断,每段管数不同,其最大特点就是换热高效、结构紧凑。
目前所使用的平行流换热器,其中的扁管都是直接和两侧的集流管进行焊接,不同集流管之间通过扁管相互连通,集流管中的待交换的制冷剂在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填充满扁管中的单孔,这会导致设备在启用初始期间的换热效果不好,且由于集流管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没有相应的支撑结构,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制冷剂的流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以解决现有的平行流换热器设备启用初期换热效果不好和集流管内部没有支撑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多孔扁管和百叶窗翅片,所述多孔扁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合块,且两个接合块的表壁均开设有流通口,所述多孔扁管和百叶窗翅片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集流管,且多孔扁管和百叶窗翅片远离第一集流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集流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管壳、密封圈和液槽,且液槽的弯曲弧度和接合块的弯曲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内部结构相同,且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外部均安装有安装支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表壁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多孔扁管与安装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端安装有入液口,且第二集流管远离入液口的一端安装有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和多孔扁管相同,且相邻两个多孔扁管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百叶窗翅片位于不同的两个多孔扁管之间的夹层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扁管的两端设置了接合块,且接合块的表壁开设有流通口,扁管两端接合块表壁开设的流通口在相反的方向,在多孔扁管连通集流管的同时,其内部的通道为单向通道结构,制冷剂从如液口进入后必须经过每一段多孔扁管才能从出液口排出,不会出现空管的情况,极大的减少了前提换热效果不好的时间,一旦制冷剂在集流管内流通,其换热效果即可达到最高。
(2)本实用新型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结构相同,均由密封圈、液槽和管壳组成,且接合块和液槽弧度相同,可以完全卡入液槽中,在接合块卡入液槽后,形成对集流管的支撑结构,避免集流管被挤压后轻易产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孔扁管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集流管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集流管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永安换热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永安换热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78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