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0230.4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5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田金;郝鹏涛;陈明华;马自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模拟 振动 | ||
1.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平台(1)、若干组作动器和支撑机构,所述作动器分为与所述振动平台(1)水平设置的水平激励作动器(2)以及与所述振动平台(1)竖置设置的竖直激励作动器(3),所述作动器的两端均设置有球铰(4);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板(701),所述竖板(701)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6),所述空气弹簧(6)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空气弹簧(6)连通有储气罐(9);所述竖板(701)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肋板(705);所述竖板(701)上端面和所述肋板(705)上端面均与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地震模拟振动台放置在墙壁凹槽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一端通过所述球铰(4)与所述振动平台(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另一端与墙壁通过所述球铰(4)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激励作动器(3)的一端通过所述球铰(4)与所述振动平台(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激励作动器(3)的另一端与墙壁通过所述球铰(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设置有四组;所述竖直激励作动器(3)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三角形支撑板(7),所述肋板(705)为直角梯形,所述肋板(705)的侧边与所述竖板(701)中部垂直固连,所述肋板(705)下侧设置有加强板(7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01)与所述肋板(705)均与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底面螺栓连接,所述竖板(701)上端面设置有通孔(710),所述肋板(705)上设置有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01)上开设有两组第一通孔(702),所述竖板(701)底部设置有螺纹小孔(703),所述肋板(705)开设有第二通孔(706)和第三通孔(707),所述肋板(705)紧靠所述竖板(701)一侧中部开设有通槽(70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6)由若干个气囊(62)组成,所述空气弹簧(6)的两端设置有圆环(61),所述圆环(61)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底座(5)与所述空气弹簧(6)通过第一螺栓(51)固定连接;所述竖板(701)上开设有螺纹小孔(703),所述螺纹小孔(703)与所述圆环(61)的螺纹槽相适配,所述竖板(701)与所述圆环(61)通过第二螺栓(5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2)与所述储气罐(9)之间连通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贯穿所述底座(5)与所述气囊(6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02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连续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互动型艺术品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