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扇除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0250.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1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钟代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乐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蚊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涡扇除蚊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电连接有供电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涡扇的上方或下方设置有除蚊装置,所述壳体的中部向内侧收缩形成手持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在壳体的中部向内侧收缩形成手持部,使得本实用新型方便手持,在遇到蚊虫时,可手持本实用新型靠近蚊虫,通过开口吸入蚊虫即可达到除蚊的效果,同时壳体的中部向内侧收缩,使得涡扇产生的气流收缩汇聚,风力更强劲,更利于吸入蚊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蚊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涡扇除蚊器。
背景技术
不管是居家还是外出,人们都容易遭受到蚊虫叮咬,蚊子属于四害之一,每到夏天就开始泛滥,蚊子会传播多种疾病,因此需要对人们生活的场所进行除蚊,以避免蚊子叮咬。目前除蚊常见的是采用喷雾或是采用电蚊拍,但能达到的效果有限,吸入喷雾还可能对人体有害,使用电蚊拍也需要耗费力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涡扇除蚊器,手持靠近蚊虫,吸入蚊虫即可达到除蚊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涡扇除蚊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电连接有供电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所述涡扇的上方或下方设置有除蚊装置,所述壳体的中部向内侧收缩形成手持部。
其中,所述开口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呈圆形。
其中,所述开口的内壁上环设有夜灯,所述夜灯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除蚊装置设置于所述涡扇的下方,所述除蚊装置为细丝网,所述壳体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底盒,所述底盒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其中,所述底盒的底部设置有放置平面。
其中,所述放置平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硅胶垫,所述防滑硅胶垫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
其中,所述手持部呈弧形。
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接口,所述电接口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电接口为type-c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在壳体的中部向内侧收缩形成手持部,使得本实用新型方便手持,在遇到蚊虫时,可手持本实用新型靠近蚊虫,通过开口吸入蚊虫即可达到除蚊的效果,同时壳体的中部向内侧收缩,使得涡扇产生的气流收缩汇聚,风力更强劲,更利于吸入蚊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1、壳体,2、开口,3、涡扇,4、供电模块, 5、开关,6、除蚊装置,7、手持部,8、隔板,9、通孔,10、夜灯, 11、底盒,12、通风孔,13、放置平面,14、防滑硅胶垫,15、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乐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乐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0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柜门可收纳的柜子及具有该柜子的学习桌
- 下一篇:一种带有灌装件的细胞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