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吸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80969.5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鲍伟胜;鲍岳洋;王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贝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吸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液吸取装置,包括芯棒和芯棒支架,芯棒的外部结构为包含直径不一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为一体的三个圆柱体;芯棒的内部中心沿轴向设置孔径,针头可通过孔径贯穿芯棒;芯棒外部的中段圆柱直径最大,下端圆柱直径最小;所述芯棒支架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柱状结构,芯棒支架内部的中空结构与芯棒的外部结构适配即芯棒支架内部包含与芯棒外部结构一致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为一体的三个圆柱体腔体;芯棒放置在芯棒支架内的腔体内。本实用新型可使血液在通过血液循环肿瘤细胞俘获装置时血液收集管非常方便快速的的插上和拿下;同时针头无障碍的深入血液收集管子中;血液吸取过程中消除了针头可能的堵塞;方便血液流通管道的疏通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吸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CTC(Circulating Tumor Cells)是指进入到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部分CTC可以逃离机体免疫识别或药物治疗、在体内寻找合适的微环境、形成“种子”在远端组织器官或原发组织种植生长、造成肿瘤的转移或复发。CTC检测是测定血液中流动癌细胞的一种方法。通过对CTC的检测能够识别出影像学无法发现的超早期微小癌、临床上能够更早的发现肿瘤、以及超早期的癌症转移或复发。
目前CTC的检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特异性抗原的抗原-抗体方法,如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的CellSearch技术和仪器。另外一种就是基于细胞形态大小的ISET技术,它是基于肿瘤细胞比正常血液细胞要大的特点,利用血液滤过的方式把血液中的肿瘤细胞留在芯片的膜上面。
ISET技术上就要涉及到血液的吸取、过滤和血液的流出三大步骤。血液的吸取是个非常关键的步骤。目前常规的做法就是通过针头深入到血液收集管中利用负压吸取血液,针头装置设计比较复杂。一方面针头装置要有开口,使血液收集管中液体平面与外界保持压力的平衡;另一方面又要与血液收集管紧密的结合。这是设计非常的不方便对血液的处理。
具体的说,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①血液收集管与针头连接装置的紧密结合:需要用橡皮盖子,并且在橡皮盖子中间打孔,或者其它的结构,以保证管子本身与针头连接装置的紧密结合,以防止血液收集管的脱落。为了平衡血液收集管内部液面内、外压力差,针头装置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出口,此出口容易被紧密结合所遮盖,阻断血液液面内、外压力差,从而影响血液的吸取。
②血液收集管的插入和拿下非常的不方便,正是由于它与针头连接装置的紧密结合,需要一定的力度,在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到针头局部受力弯曲,影响血液的流通,最终会影响血液收集管中血液的完全吸取;
③目前装置的连接和固定,一旦血液流通管道中的流通出现问题,由于视野的暴露不大,不容易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液吸取装置,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液吸取装置,包括芯棒和芯棒支架,芯棒的外部结构为包含直径不一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为一体的三个圆柱体;
芯棒的内部中心沿轴向设置孔径,针头可通过孔径贯穿芯棒;
芯棒外部的中段圆柱直径最大,下端圆柱直径最小;
所述芯棒支架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柱状结构,芯棒支架内部的中空结构与芯棒的外部结构适配即芯棒支架内部包含与芯棒外部结构一致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为一体的三个圆柱体腔体;
芯棒放置在芯棒支架内的腔体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螺母,所述芯棒支架的外部结构为包含上、下两段直径不一且为一体的圆柱状结构,芯棒支架的下段圆柱的外直径大于上段圆柱的外直径;
芯棒支架的上段圆柱的外部设置螺纹结构与外螺母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贝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贝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80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智能网联节点终端
- 下一篇:保护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