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6943.X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苏会;胡伟;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三特力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王昌亮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零部件 冲压 模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包括工件及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工件具有翻边,下模包括第一活动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内开设通道,通道朝向上模的一端贯穿固定部表面并连通外部环境,第一活动部设置于通道内,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上设有负角,第一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朝远离通道方向移动,使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与固定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位于固定部的部分的翻边脱离固定部;将负角设置于第一活动部上,使负角所在的表面与固定部上用于冲压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不与负角配合的部分脱离模具,而与负角配合的部分则具有了较大的让位空间,进而能够不受阻碍的将工件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是国家工业支柱之一,是反应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重要标的。成熟的汽车工业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实现产品的量产。
其中,某些汽车零部件由于为异形结构,因此通常利用冲压模具进行生产。模具为了配合零件的外形,会在用于冲压成型的表面形成负角。负角是指在平面内角的终边绕角的顶点旋转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生成的角规定为负角,负角相对于模具表面的弧度极大。
由于大多数工件边缘都会形成翻边,当模具对钢板进行冲压使工件成型,工件通常是扣在下模具上的;而当模具具有负角时,成型的工件可能会由于负角的原因而卡扣在模具上,导致人工或机器人难以将工件取出模具,从而对生产流程造成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是由人工抓住工件,然后以一定的角度顺着负角的终边的延伸方向移动工件,从而将工件从模具上取下,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有可能对工件或模具造成损伤。因此,解决如何在模具存在负角的情况下,使工件快速的进行退料,同时又不会对工件或模具造成损伤,就成为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负角模具退料的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的退料机构,包括工件及相互配合的上模与下模,工件具有翻边,下模包括第一活动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内开设通道,通道朝向上模的一端贯穿固定部表面并连通外部环境,第一活动部设置于通道内,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上设有负角,第一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朝远离通道方向移动,使第一活动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与固定部配合上模的表面之间形成错位,从而使工件位于固定部的部分的翻边脱离固定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活动部包括第一配合块和第二配合块,第二配合块设置于第一配合块朝向上模的一端,第二配合块与上模相配合的表面上设置负角。
更进一步优选的,通道一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滑槽沿第一活动部移动方向延伸,滑槽朝向上模的一端贯穿固定部;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一端连接于固定部朝向上模的表面,限位板另一端朝向通道延伸并挡住滑槽贯穿固定部的一端;第一配合块一侧设置有台阶,台阶设置于滑槽内,台阶沿滑槽移动并选择性的抵持限位板。
更进一步优选的,限位板朝向通道延伸的一端遮住滑槽的面积小于滑槽的径向断面面积。
更进一步优选的,上模包括第二活动部和第三活动部,第二活动部同时与固定部及第一配合块相配合,第三活动部设置于第二活动部朝向下模的一侧,第三活动部可相对于第二活动部移动并抵近第二配合部,使第三活动部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活动块,第一固定座设置于固定部朝向上模的表面,第一固定座靠近通道的一侧设有斜面,斜面沿第三活动部移动方向延伸且一端抵近通道开口位置;第二固定座设置于第二活动部朝向下模的表面,第二固定座设置滑轨,滑轨延伸方向与斜面延伸方向不同;活动块具有两两相邻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端部与滑轨滑动连接,第二端部紧贴于斜面,第三端部设置第三活动部,上模与下模相配合时,会使活动块带动第三活动部抵近并配合第二配合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三特力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三特力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69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V串共用复合横担端部节点
- 下一篇:一种新型风扇连接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