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器残余物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8522.0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2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傅敏;刘路加;王小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恒诚天然香料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02 | 分类号: | F28G1/02;F28G1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科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3 | 代理人: | 刘福来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器 残余物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残余物清除装置,其中管夹以其凹槽朝下装于底板之上,多个直通管贯穿于各个凹槽之中;每二个相邻直通管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进口管、出口管分别连接于两端直通管端口处,上盖的密封槽以进口管、出口管截面外沿的相同轮廓无缝扣合于其上。利用多个直通管之间设置可弯曲的弹性波纹管结构,使其被拆除时可展平为平直管材结构,以便于毛刷件伸入内壁、抹布包裹外壁而实施一次性刷洗作业,克服了现有冷凝器曲折管路不易清理的缺陷,同时令整体装置可在较少步骤之下即可完成拆除工作,具有清洗彻底、作业方便、维护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器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残余物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一种将气体或蒸汽转换成液体的换热器,在制冷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冷凝器长期使用后会在其内部、外壁残余部分制冷物料(如氨类、氟类、水或碳氢化物),如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导致其管路锈蚀,而现有冷凝器通常结构复杂,其拆装维护操作十分不便,且其中的冷凝管体结构多为曲折管路,在实施维护作业时不易对其曲折内壁、外壁的残余附着物进行彻底清理,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残余物清除装置,用以对冷凝器曲折管路实现便捷高效的清理作业与拆装维护措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冷凝器残余物清除装置,包括机壳、管夹、多个直通管、多个波纹管、进口管、出口管。其中,所述机壳是由底板与上盖扣合而成的中空容器,管夹是带有多个弧形凹槽的条状金属块,并以其所述凹槽朝下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底板之上;多个所述直通管呈硬质金属管材,并以间隔排列方式贯穿安装于管夹上的各个凹槽之中;每二个相邻直通管之间通过所述波纹管连接,波纹管为金属材质的可折叠弹性管件;所述进口管、所述出口管分别连接设置于两端端末的二个直通管端口处,进口管、出口管截面的外沿呈矩形边与半圆的结合轮廓,使所述上盖的密封槽以相同轮廓无缝扣合于进口管、出口管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侧面设有冷端口、热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以螺栓副固定方式扣合于所述底板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管夹以螺栓副固定方式安装于所述底板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管、所述出口管上与所述密封槽贴合的管体外沿设有一层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利用多个直通管之间设置可弯曲的弹性波纹管结构,使其被拆除时可展平为平直管材结构,以便于毛刷件伸入内壁、抹布包裹外壁而实施一次性刷洗作业,克服了现有冷凝器曲折管路不易清理的缺陷,具有清洗彻底、作业方便、维护效率高的优点。
2.本装置利用进口管、出口管外沿的矩形半圆轮廓,形成于上盖密封槽的单侧扣合密封结构,令上盖于冷凝管路上的密封扣合、拆卸作业可通过一次性扣合操作一步到位,同时管夹的多个弧形凹槽条状金属块形态可形成对多个直通管的统一固定,令整体装置可在较少步骤之下即可完成拆除工作,达到易于拆装维护的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直通管与波纹管的拆除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机壳,1a-底板,1b-上盖,1c-密封槽,1d-冷端口,1e-热端口,2-管夹,2a-凹槽,3-直通管,4-波纹管,5-进口管,6-出口管,7-螺栓,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恒诚天然香料油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恒诚天然香料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8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开关状态监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脱硫浆液密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