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8734.9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翁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凯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7/02 | 分类号: | D06C7/02;F26B9/10;F26B23/06;F26B2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陶纯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染色 烘干 定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包括烘箱和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的左侧设置有铰链,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密封门,烘箱的内部底端的设置有加热棒,在烘箱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架,将需要烘干定型的织物放置在固定架上,然后通过滚筒转动置放架使得织物均匀放置,然后通过滑轨将底板推入烘箱的内部,然后关闭密封门,通过控制箱启动烘箱内部的加热棒,在烘箱的上下两个加热棒将烘箱内部的温度提高,然后通过观察窗观察烘箱内部的织物状态,定期打开密封门,然后转动置放架使得织物调整织物的位置,保证织物烘干角度均匀,相比于传统的烘干装置烘箱通过随意调整角度的置放架的角度,能够有效保证烘干的角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物染色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染色即染上颜色,也称上色,是指用化学的或其他的方法影响物质本身而使其着色。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染色可以使物体呈现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颜色,用五颜六色来装点生活。染色之法自古有之,并不断发展,染色是生物显微玻片标本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先把破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再使用染色剂,将生物组织浸入染色剂内,使组织细胞的某一部分染上与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或深度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观察,在染色的过程中需要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对织物进行有效定型。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调节织物的烘干的角度使得植物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烘干不准确的现象产生,造成织物定型准确,或者造成织物的染色不均匀,造成织物无法达到生产需求的颜色,造成织物需要二次重新染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调节织物的烘干的角度使得植物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烘干不准确的现象产生,造成织物定型准确,或者造成织物的染色不均匀,造成织物无法达到生产需求的颜色,造成织物需要二次重新染色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包括烘箱和铰链,所述烘箱的左侧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密封门,所述烘箱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烘箱的右侧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烘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烘箱的前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表面设置有置放架,所述固定架的前端设置有牵引架,所述牵引架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铰链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铰链分别设置在烘箱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轨共设置有两条,且两条滑轨分别设置在烘箱底端加热棒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滑轨表面设置有四个滑轮,且四个滑轮共同安装在滑轨的内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共设置有两根,且一根加热棒安装在烘箱的顶端表面,另一根加热棒安装在烘箱的底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槽共设置有两个,且底板通过两个滑槽在滑轨表面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且底板通过散热孔不影响烘箱底端加热棒的发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凯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凯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8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花便于移动的电焊机
- 下一篇:点读设备和点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