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智能新风系统用收集冷凝水及雨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498891.X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尚华;桂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中壹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H05K7/20;C02F9/04;E03B3/02;E03B3/28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陈小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智能 新风 系统 收集 冷凝 雨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智能新风系统用收集冷凝水及雨水的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基体、集水罩、滤清组件以及储水箱,所述基体安装于安装于新风系统内,所述集水罩固定设置于基体的上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体上设置集水罩以及在导向板上设置滤清组件,利用新风系统使用环境内空调所产生的冷凝水或自然雨水进行过滤、消毒以及再提升,来实现对新风系统内直接蒸发模块加湿降温目的,使得在无市政水源的基站或通信机柜安装处,亦能实现对新风系统内发热部件的降温操作,提高了智能新风系统的适应性的同时,还提升了节能型智能新风系统的节能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智能新风系统用收集冷凝水及雨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讯基站或户外通信机柜通市政水源供给的水源对内部进行加湿,水源提升后蒸发至新风系统内,从而完成降温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于没有市政水源或水源接通不便的通讯基站安装地,则需要加装电控制冷设备完成降温,而此方式不仅增加了用电负荷,且造成了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智能新风系统用收集冷凝水及雨水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节能型智能新风系统用收集冷凝水及雨水的装置,包括基体、集水罩、滤清组件以及储水箱,所述基体安装于安装于新风系统内,所述集水罩固定设置于基体的上端,基体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板,所述滤清组件滑动安装于导向板上,并用于对空调冷凝水或雨水进行过滤及消毒,所述储水箱安装于基体的内底部,储水箱内通过水泵向装置外供水。
优选的,所述滤清组件包括升降筒、活性炭过滤板以及投氯器,所述升降筒通过安装板滑动设置于导向板上,升降筒的上端滑动套设于集水罩的下端,所述活性炭过滤板设置于升降筒的内部,升降筒的外部于活性炭过滤板的终端设置有集污槽,所述投氯器安装于安装板上,投氯器通过进液通道与升降筒的内部相连,升降筒的下端通过接管与储水箱相连,安装板上滑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于安装板与基体的内底壁之间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基体的侧端开设有检修开口。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板有多个,多个所述活性炭过滤板在升降筒的内部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活性炭过滤板之间相互倾斜。
优选的,所述投氯器及集污槽在水平方向上均置于检修开口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基体上设置集水罩以及在导向板上设置滤清组件,利用新风系统使用环境内空调所产生的冷凝水或自然雨水进行过滤、消毒以及再提升,来实现对新风系统内直接蒸发模块加湿降温目的,使得在无市政水源的基站或通信机柜安装处,亦能实现对新风系统内发热部件的降温操作,提高了智能新风系统的适应性的同时,还提升了节能型智能新风系统的节能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筒与活性炭过滤板及集污槽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基体,2-集水罩,3-滤清组件,4-储水箱,5-导向板,6-水泵,7-检修开口,31-升降筒,32-活性炭过滤板,33-投氯器,34-安装板,35-集污槽,36-进液通道,37-接管,38-导向杆,3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中壹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中壹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498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雨水收集储存装置
- 下一篇:提高线束抗干扰能力的压接结构的屏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