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率高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3578.0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6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周巧燕;余勇;戎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开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3/027;F01N3/05;F01N13/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汽油机 颗粒 捕集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再生率高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包括捕集器主体,所述捕捉器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罩,所述第一隔热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隔热罩、第一轴承、导热筒、隔热板、连接筒、第二轴承、第一齿轮和驱动机构,其中,当驱动马达打开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使导热筒能转动,并通过转动的导热筒使捕集器主体能均匀受热,进而使捕集器主体的再生能力提高,同时,通过设置链条,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紧密接触,并使第二齿轮的位置无法改变,从而防止第二齿轮发生跳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率高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六排放法规的逐步实施,为了减少汽油机颗粒物排放,GPF已经成为其后处理系统的标准配置。GPF过滤机理与DPF基本相同,排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多孔性的壁面,这个过程称为“壁流”(Wall-Flow)。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由具有一定孔密度的蜂窝状陶瓷组成,通过交替封堵蜂窝状多孔陶瓷过滤体,排气流被迫从孔道壁面通过,颗粒物分别经过扩散、拦截、重力和惯性四种方式被捕集过滤。
颗粒捕集器的再生是指在长期工作中,捕集器里的颗粒物逐渐增加会引起发动机背压升高,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所以要定期除去沉积的颗粒物,恢复捕集器的过滤性能。目前,颗粒捕集器在进行主动再生时,通常利用外界能量来提高捕捉器内的温度,使微粒着火燃烧。当捕集器中的温度达到550℃时,沉积的颗粒物就会氧化燃烧,如果温度达不到550℃,过多的沉积物就会堵塞捕捉器,这时就需要利用外加能源(例如电加热器,燃烧器或发动机操作条件的改变)来提高颗粒捕集器的温度,使颗粒物氧化燃烧,但在对颗粒捕集器进行加热时,若颗粒捕集器未均与受热,则容易颗粒捕集器内部的温度不均匀,进而导致再生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在对颗粒捕集器进行加热时,若颗粒捕集器未均与受热,则容易颗粒捕集器内部的温度不均匀,进而导致再生效率较低,而提出的一种再生率高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率高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包括捕集器主体,所述捕集器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热罩,所述第一隔热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热筒,所述导热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和捕集器主体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连接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隔热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隔热罩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隔热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热罩,所述第二隔热罩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位于通孔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导热筒与捕集器主体之间间隙为mm。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与捕集器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和第二齿轮的表面均套接有链条,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链条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捕集器主体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捕集器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空心盒体,所述空心盒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和捕集器主体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S形出气管,所述S形出气管的上下两侧均贴合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表面和空心盒体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十字安装架,所述十字安装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右端为检测端,且温度传感器的右端位于捕集器主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开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开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3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动结构及门
- 下一篇:一种卸车机压车防后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