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尾勾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4525.0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2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占乐飞;季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卓峰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125 | 分类号: | B62M9/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尾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行车尾勾,包括尾勾主体;尾勾主体呈片状,且尾勾主体的后侧向内开设有轮槽;尾勾主体的前侧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槽内设置有连接耳,且连接耳不与连接槽的内侧壁相接触,连接槽的深度大于连接耳的高度,车架后叉的叉管适用于固定安装在连接槽及连接耳之间。通过在尾勾主体的前侧及前侧上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耳,二者分别从外侧和内侧固定车架后叉,增加车架与尾勾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连接点位置的结构强度及自行车尾勾的整体刚性,并且增加连接位置的接触点,合理的分散了局部压应力,尽可能的避免了应力集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尾勾。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后部支撑点在车架后叉与后轮的连接处,即车架后叉的尾勾位置处,此处结构所要求的刚性强度较高,并且在摔车等发生自行车倾倒的情况时,会导致自行车整体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仅是尾勾处轻微的形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整体车况的影响也会愈发增大,目前的尾勾结构与车架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还需进一步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尾勾,包括尾勾主体;所述尾勾主体呈片状,且所述尾勾主体的后侧向内开设有轮槽;所述尾勾主体的前侧上部与下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内设置有连接耳,且所述连接耳不与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接耳的高度,车架后叉的叉管适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及所述连接耳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连接耳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耳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的中心位置处,两侧到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距离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槽为方形槽,所述连接耳为圆弧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勾主体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呈钝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部分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部分靠近前侧的斜边设置有连接槽,靠近后侧的斜边凸弧形设置,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部;所述第二部分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部相贴合,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前侧,所述轮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后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轮槽在所述尾勾主体上水平开设,所述轮槽的内壁相平行,且所述轮槽最内端为圆弧形,适用于匹配轮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勾主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开设位置位于所述轮槽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呈钝角三角形结构,顶角朝上,且所述通孔的边角均为圆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自行车尾勾整体的各个边角处均为圆角。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尾勾主体的前侧及前侧上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耳,二者分别从外侧和内侧固定车架后叉,增加车架与尾勾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连接点位置的结构强度及自行车尾勾的整体刚性,并且增加连接位置的接触点,合理的分散了局部压应力,尽可能的避免了应力集中的问题。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自行车尾勾的主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卓峰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卓峰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4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上的新型残疾人踏板
- 下一篇:一种铁路转向架轴距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