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识别板材湿度及自动跳转打磨模式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5273.3 | 申请日: | 202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仵浩;朱尊峰;杨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冠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28 | 分类号: | B24B7/28;B24B7/06;B24B41/00;B24B27/00;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识别 板材 湿度 自动 跳转 打磨 模式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识别板材湿度及自动跳转打磨模式系统装置,包括智能云平台、中继传输器、三元群智控制器、板材输送组件、打磨组件;智能云平台通过中继传输器连接三元群智控制器,三元群智控制器连接着板材输送组件、打磨组件,板材输送组件设有输送带、板材湿度识别模块,板材湿度识别模块设有输送带附近,板材湿度识别模块设有桥式荷重传感器,桥式荷重传感器附近设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附近设有REID识别器,打磨组件包括打磨工作站、打磨头、工业机器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湿度识别速度快,便于大工业生产,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板材智能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识别板材湿度及自动跳转打磨模式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木颜色淡雅、纹理美观、干缩小、密度轻至中,机械加工和涂饰性能良好,其木材可通过人工干燥,人工干燥速度快,满足大工业生产的需求,受到家具厂家以及消费的喜爱;木材通过人工干燥后,常常并不是马上进入家具生产加工环节,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木材需要在库房或生产车间现场停留一定的时间,从而木材会因为这段停留的时间,受空气中湿度的变化不同,停留时间不同,其木材的湿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对木材进行打磨加工时,如果还古板的依照木材标准湿度来进行打磨,所打磨出来的木材质量常常不如意,导致报废或返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识别板材湿度,以及自动跳转打磨模式系统的一种智能识别板材湿度及自动跳转打磨模式系统装置。
一种智能识别板材湿度及自动跳转打磨模式系统装置,包括智能云平台、中继传输器、三元群智控制器、板材输送组件、打磨组件;所述智能云平台通过中继传输器连接三元群智控制器,所述三元群智控制器连接着板材输送组件、打磨组件,所述板材输送组件设有输送带、板材湿度识别模块,所述板材湿度识别模块设有输送带附近,所述板材湿度识别模块设有桥式荷重传感器,桥式荷重传感器附近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有若干个,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均是通过线缆连接三元群智控制器,红外传感器附近设有REID识别器,所述REID识别器通过线缆连接三元群智控制器,且REID识别器通过三元群智控制器、中继传输器与智能云平台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打磨工作站、打磨头、工业机器人,所述打磨工作站设有基座架,基座架设有敞开柜,所述工业机器人安装在基座架上,工业机器人旁边设有打磨头,所述智能云平台安装有智能打磨系统,所述智能打磨系统设有标准件打磨模式、轻度打磨模式、中度打磨模式、重度打磨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传输器与三元群智控制器之间,以及三元群智控制器与板材输送组件、打磨组件之间,均是采用电耦合连接方式,实现信息数据的上下传输,所述中继传输器使用的是NB-IoT技术,实现低延时、低功耗,具有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km2的连接密度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三元群智控制器具备群控群智能力,通过三元群智控制器实现对一台或多台设备的控制,且所述三元群智控制器的群智能力实现边缘计算能力的下沉,通过中间传输器实现了边缘计算信息数据上的去,也下的来。
进一步地,所述桥式荷重传感器采用轴销外形双剪切梁结构,其灵敏度为1.5mv/v±0.1,允许温度范围-20℃~+50℃,桥式荷重传感器将板材的压力荷载转化成电信号,且上传到三元群智控制器,以及智能云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头设有四类打磨头,分别是标准打磨头、轻度打磨头、中度打磨头、重度打磨头,智能云平台在对板材完成湿度识别后,依据板材的湿度,通过智能算法完成对板材湿度的档次判断,且对三元群智控制器下达打磨模式指令,三元群智控制器依据智能云平台下达的指令,采取适合板材湿度的打磨模式。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板材湿度的智能识别,针对不同湿度的板材,选择不同的打磨方式,生产出更好的板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冠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冠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5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驾驶电子换挡改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管路的视觉检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