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用于电池散热的毛细泵送式板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06065.5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华剑锋;李立国;戴锋;何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69 | 分类号: | H01M10/656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勋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临港经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于 电池 散热 毛细泵送式 板式 蒸发器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用于电池散热的毛细泵送式板式蒸发器,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该运用于电池散热的毛细泵送式板式蒸发器包括壳体、散热板、导热柱、导流板以及盛有冷却液的储液池,散热板和壳体共同围成空腔,导流板设置在空腔内,导流板将空腔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导流板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内壁形成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共同形成循环通道,导热柱设置有多个,储液池和多个导热柱均设置在空腔内且位于散热板上,多个导热柱位于储液池的一侧,储液池内的冷却液溢出至多个导热柱之间,具有冷却效率高、结构简单且易于集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用于电池散热的毛细泵送式板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与普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热失控成为了一个主要问题,炎热的环境加上电池供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导致电池高温,进一步会破坏电池内的化学平衡导致副反应,引发电池燃烧,甚至爆炸,带来巨大损失。
现有电池散热的典型方法有:1、空气冷却方法,其结构简单,但冷却效率较低;2、液体冷却或者基于制冷剂的冷却方法,热效率较高,但组件结构复杂、需要额外能源;3、热管传热方法,效果好、成本低、导热系数高,但因热管系统很难集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设计一种冷却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集成且成本低的冷却装置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综合性能优化的巨大挑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运用于电池散热的毛细泵送式板式蒸发器,其具有冷却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集成且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用于电池散热的毛细泵送式板式蒸发器,其包括壳体、散热板、导热柱、导流板以及盛有冷却液的储液池;
所述散热板和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密闭的空腔;
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导流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
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共同形成循环通道;
所述导热柱设置有多个,所述储液池和多个所述导热柱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散热板上。
可选的,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散热板的表面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最低端靠近所述储液池,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可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一间隙,所述过渡面为圆弧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储液池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冷凝板、顶板、隔板和侧板;
所述顶板与所述散热板相对设置,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顶板与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所述冷凝板与所述隔板相对设置,所述冷凝板与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所述隔板与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冷凝板、顶板、隔板、侧板和散热板围合形成密闭的所述空腔。
可选的,所述顶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相抵接,所述顶板的另一端圆弧过渡,且与所述冷凝板靠近顶端的侧壁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隔板为泡沫隔板。
可选的,所述冷凝板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06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