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3076.6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0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昌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2;B32B27/06;B32B33/00;B32B5/02;B32B3/08;B32B3/30;B01D3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317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效率 聚四氟乙烯 纳米 纤维 无纺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包括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吸水透气层,吸水透气层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防火阻燃层,防火阻燃层的表面设置有除污凹槽,除污凹槽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凸台;该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通过设置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加强筋、吸水透气层、防火阻燃层、除污凹槽、防滑凸台,可以达到疏水性极强,表面能低,具有良好的非粘附能力,能有效除去表面堆积的灰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有效拦截粉尘颗粒,能抗菌、抑菌、防火,相比于其他材料,具有更好的过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新材料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领域,技术的先进性也与材料的发展程度相匹配。然而在颗粒物过滤材料领域,目前市场上仍旧以熔喷PP微米纤维过滤膜材料为主。因此,开发出具有超高比表面积、超高吸附性能、具有优异驻极效果的纳米纤维过滤膜材料开始成为新一代颗粒物净化材料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也是未来非织造过滤膜材料产业的趋势。2015年全球非织造净化过滤膜的市场大概50亿美元,到2020年已经增长至60亿美元,GVR预测在2024年非织造过滤膜材料会突破80亿美元。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无纺布功能单一,疏水性差,表面能高,不具有良好的非粘附能力,不能有效除去表面堆积的灰尘,用水洗或反吹很难恢复性能,使用寿命短,不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2、现有无纺布安全性能低,易燃不防滑,结构强度低,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包括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所述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吸水透气层,所述吸水透气层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防火阻燃层,所述防火阻燃层的表面设置有除污凹槽,所述除污凹槽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与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的数目为若干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水透气层与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固定连接,所述吸水透气层的数目为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火阻燃层与吸水透气层固定连接,所述防火阻燃层的数目为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污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所述除污凹槽的数目为若干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凸台为半圆形凸台,所述防滑凸台的数目为若干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本体具有纤维交错排列微孔结构,通过双向拉伸工艺,经过高温热定型处理,孔隙率可达80%-90%,微孔结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无纺布,通过设置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以聚四氟乙烯原料和抑菌纳米纤维原料作为原材料,通过抑菌材料筛选、组分调控、复合条件控制等方式进行材料复合而成,聚四氟乙烯原料具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减摩性、自润滑性等特点,抑菌纳米纤维原料具有抑菌、抗菌的功能,复合后得到具有抑菌功能的高过滤效率聚四氟乙烯膜,这种设置,疏水性强,表面能低,具有良好的非粘附能力,能有效除去表面堆积的灰尘,用水洗或反吹可恢复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有效拦截粉尘颗粒,能抗菌、抑菌,具有更好的过滤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昌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昌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3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