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机铲斗用斗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4704.2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汤明;刘菲;李振;杨亮;刘悬竹;翟桂盛;李升阳;李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轩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8 | 分类号: | E02F9/28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机铲斗用斗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铲斗用斗齿,包括:前端齿尖部和后端安装部,其中:后端安装部连接在前端齿尖部的尾端。所述前端齿尖部整体为楔形结构,且前端齿尖部的上表面从齿尖向尾端为第一弧面区和直面区,所述第一弧面区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所述直面区与第一弧面区平滑连接,所述直面区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前端齿尖部的下表面为向下凸出的弧面。本实用新型的斗齿解决了现有斗齿失效时余料比重较高,综合性价比低,斗齿耐磨性差,插入阻力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铲斗用斗齿。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装载机主要用于装卸物料,装载机斗齿是装载机上的重要部件。目前,装载机所用斗齿因结构设计问题导致铲装阻力大,耐磨性差,使用寿命较短。后端冗余设计,磨损至失效时余料比重较高,性价比差。这是因为目前的斗齿普遍采用前端直线型设计,铲装阻力大,耐磨性差,使用寿命较短,而且斗齿上壁过厚,磨损至失效时余料比重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铲斗用斗齿,该斗齿解决了现有斗齿失效时余料比重较高,综合性价比低,斗齿耐磨性差,插入阻力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载机铲斗用斗齿,包括:前端齿尖部和后端安装部,其中:所述后端安装部连接在前端齿尖部的尾端。所述前端齿尖部整体为楔形结构,且前端齿尖部的上表面从齿尖向尾端为第一弧面区和直面区,所述第一弧面区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所述直面区与第一弧面区平滑连接,所述直面区上开设有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齿尖部的下表面为向下凸出的弧面,即前端齿尖部的前端为向上翘起的构造,有助于降低对前端齿尖部前端下表面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安装部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且后端安装部的上表面与前端齿尖部的尾端的连接处为向上凸起的过渡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安装部的下表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安装部为“U”形结构,且后端安装部上设置有螺栓孔,以便于将斗齿固定在装载机的铲斗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安装部包括上壁板和下壁板,上壁板和下壁板围合形成一个开口在后端安装部的尾端的“U”形槽,所述螺栓孔位于上壁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壁板上开设有与螺栓孔对应的沉头安装槽,以便于和螺栓孔中的螺栓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壁板的厚度小于下壁板的厚度。对斗齿的后端不易磨损部位进行去冗余设计,易磨损部位进行加厚设计,在保证斗齿耐磨性的同时,又使其在用尽失效时余下量占新件总重量比值较低,提升了斗齿的整体性价比。
进一步地,所述上壁板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螺栓孔位于安装槽的底面上,以便于紧固螺栓连接在螺栓孔中时,螺栓头能够位于上壁板的上表面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斗齿后端的安装部上的不易磨损部位(即上壁板)进行去冗余设计,易磨损部位(下壁板)进行加厚设计,有助于在保证斗齿耐磨性的同时,又使其在用尽失效时余下量占新件总重量比值较低,提升了斗齿的整体性价比。
(2)本实用新型的斗齿整体为前端翘起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减小磨损量,提升斗齿的耐磨性及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前端齿尖部的上表面上开设了弧形凹槽,有助于增加物料流动性,减小插入阻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轩重工有限公司,未经英轩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4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农药中间体车间的常压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材料制防滑防脱落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