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灰密封收缩散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17749.5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来永斌;毕波;刘世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国瑞物流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6 | 分类号: | B65G67/06;B65G69/00;B65G69/18;B01D46/4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地址: | 232089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收缩 散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灰密封收缩散装装置,涉及干灰输送技术领域,包括下料管和罐车,罐车的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料孔,所述下料管的底部设有收缩套管,且收缩套管设有六组,上一组的所述收缩套管的内壁底部与下一组的所述收缩套管的顶部外壁贴合接触,最下端的所述收缩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内环,所述下料管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吸尘套管,所述吸尘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连接有用于粉尘过滤的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具有清堵功能,所述直管顶部螺纹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各级收缩套管扩展后不存在缝隙,从而使干灰在下料管下落过程时不会因压力差的存在而发生干灰逃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灰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灰密封收缩散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干灰的散装装置主要由下料管、吸尘管及干灰运输车箱体组成,干灰通过内管道进入,由于折叠锥管间缝隙的存在,使得干灰在流动下降过程中被吸尘风机抽入,干灰不能完全落入罐车箱体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以及二次浪费,干灰在内外管道之间逃逸量较多,干灰灌装过程中存在干灰被回抽及冒灰,造成灌装效率较低。
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杜绝干灰的回抽及冒灰,需要设计一种干灰密封收缩散装装置,确保干灰通过散装装置可以顺利输送至罐车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灰密封收缩散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灰密封收缩散装装置,包括下料管和罐车,罐车的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料孔,所述下料管的底部设有收缩套管,且收缩套管设有六组,上一组的所述收缩套管的内壁底部与下一组的所述收缩套管的顶部外壁贴合接触,最下端的所述收缩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内环,所述下料管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吸尘套管,所述吸尘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连接有用于粉尘过滤的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具有清堵功能,所述直管顶部螺纹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吸尘套管的侧壁连接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带动下料内环在竖直方向上活动,所述高度调节结构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进料孔贴合接触的下料口外环,所述下料口外环连接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下料内环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与抽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最上端的所述收缩套管的顶部与下料管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收缩套管在竖直方向上均为向内倾斜2°。
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活动刮板、过滤网、插槽、支撑块、第二轴承、第二转动轴、活动扇叶和n形支撑板,所述n形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直管的内壁上,所述n形支撑板中端处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活动扇叶,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活动刮板,所述直管的内壁中上端沿着圆周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过滤网的底部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插槽,所述支撑块插在插槽内,所述过滤网的底部与活动刮板的顶部贴合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流动的空气推动所述活动扇叶转动,所述活动扇叶通过第二转动轴推动活动刮板转动,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将过滤网的底部粉尘刮除。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安装在n形支撑板的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与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国瑞物流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未经中电国瑞物流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17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