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进风气流筛分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21170.6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温家俊;彭小波;王芸;王华文;杨小菲;陈凯;董为勇;李明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6 | 分类号: | B07B7/06;B07B11/02;B07B7/086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风气 筛分 | ||
一种二次进风气流筛分机,包括漏斗形料仓、气流筛分机本体、收集仓、旋风分离器;漏斗形料仓与气流筛分机物料进口相连,气流筛分机本体的筛下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收集仓相连,收集仓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引风机;气流筛分机本体的筛上出口处连接有条形通道,条形通道侧壁上设有二次进风口,二次进风口后侧边缘铰接有第一导风板,铰接轴的轴向为竖直走向,二次进风口下侧边缘设有水平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上侧与第一导风板下侧相抵靠;条形通道后侧端部通过第三管道与旋风分离器进口相连,旋风分离器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气流筛分机物本体料进口相连。本筛分机设置二次进风装置在保证筛分效率的前提下,也保障了超细超轻粉体材料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进风气流筛分机。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振动筛分设备是靠一定频次的电机振动来促使颗粒状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筛网,从而实现物料的分级的,但是在筛分超细粉时,尤其是密度低的超细粉体,极易堵塞筛网,筛分效率低。气流筛分机是一种对超细粉体进行有网筛分的高精度筛分设备,摈弃了传统的重力势能作业原理,开辟了载流体动能做功的筛分新途径,它是在密闭状态下利用高速气流作载体,携带充分扩散的粉料微粒以足够大的动能向筛网喷射,达到快速分级的目的。但筛分易碎超细超轻粉体材料时,粉体容易因高速运动与筛网碰撞破碎,影响筛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进风气流筛分机设置二次进风装置在保证筛分效率的前提下,也保障了超细超轻粉体材料的完整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进风气流筛分机,包括漏斗形料仓、气流筛分机本体、收集仓、旋风分离器;
漏斗形料仓与气流筛分机物料进口相连,气流筛分机本体的筛下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收集仓相连,收集仓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引风机;
气流筛分机本体的筛上出口处连接有一个截面为矩形的条形通道,条形通道的一个竖直侧壁上设有一个矩形的二次进风口,设沿条形通道长度方向靠近气流筛分机本体的一侧为前侧、远离气流筛分机本体的一侧为后侧,二次进风口后侧边缘处铰接有一个竖直布置且与二次进风口相匹配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的铰接轴的轴向为竖直走向且带有阻尼,二次进风口下侧边缘设有一个水平延伸的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上侧与第一导风板下侧相抵靠;
条形通道后侧端部通过第三管道与旋风分离器进口相连,旋风分离器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气流筛分机本体物料进口相连。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进风气流筛分机均简称为本筛分机。
本筛分机的原理及优点:本筛分机提供了主、辅两种渠道控制了整套分级设备的气流。罗茨风机为气流筛分机提供主要气流,将分级区物料吹散,经筛网筛分后,在引风机作用下,大部分气流带动筛下的细料进收集仓收集;剩余的气流带动筛上的粗料从筛上出口经第三管道到旋风分离器,粗料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其中的细料经管道重新返回气流筛分机中进行二次筛分。其中二次进风装置这一部分在收集罐中极其重要,其中第二导风板是利用条形通道内的负压吸附固定的,第一导风板与条形通道长度方向夹角小于45°,通过控制第一导流片的开合角度控制二次进风的进风量,此装置所提供的的气流经两个导流片引导后,使进入的气流与分级区经筛上出口处出来的气流相融,形成螺旋气流,避免了气流筛分机到旋风分离器这部分管道堵料现象。同时本二次进风装置也为分级系统补入气体,增加了旋风分离器分离的风量以及提供旋风分离器到气流筛分机这部分细粉运输所需的风量,直接增强了二次筛分效果。避免了传统分级设备为提高分级效率,加大罗茨风机的风量,同时也加大了离心力使物料与筛网撞击强度加大壳壁碰撞几率加大,造成物料破碎。本筛分机在保证筛分效率的前提下,也保障了超细超轻粉体材料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本筛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筛分机本体的俯视图。
图3是二次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1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