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石墨烯预膨胀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21351.9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刘同浩;路广;任晓弟;韩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苟莎 |
地址: | 272211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胡集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膨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预膨胀炉,属于氧化石墨烯热还原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密闭的卧式预膨胀炉结构,其包括炉体、一组旋转炉支架和设置在旋转炉支架之间的加热圈支架,所述炉体两端分别以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旋转炉支架上,所述炉体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加热线圈,且炉体与加热线圈之间为分离式设计,加热线圈固定连接在加热圈支架上,加热线圈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料盖,料盖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炉体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热膨胀炉对氧化石墨烯先进行一次预膨胀,释放出氧化石墨烯中的一部分含氧基团,从而避免了热还原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的膨胀飞溅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石墨烯热还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预膨胀炉。
背景技术
随着石墨烯应用越来越广泛,石墨烯需求量也随之增长,使用热还原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来制备石墨烯是一种常用的石墨烯制备方法,然而直接进行热还原会因为氧化石墨烯含氧基团的分解气化脱离,造成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膨胀喷溅,导致物料损失并且不方便收集,喷溅飞出的石墨烯颗粒也可能会进入电源控制器导致线路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预膨胀炉,对氧化石墨烯先进行一次预膨胀,释放出氧化石墨烯中的一部分含氧基团,从而避免了热还原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的膨胀飞溅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氧化石墨烯预膨胀炉,其特征在于,采用密闭的卧式预膨胀炉结构,其包括炉体、一组旋转炉支架和设置在旋转炉支架之间的加热圈支架,所述炉体两端分别以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旋转炉支架上,所述炉体的中部外侧套设有加热线圈,且炉体与加热线圈之间为分离式设计,加热线圈固定连接在加热圈支架上,加热线圈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料盖,料盖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炉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炉体另一端设置有泄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线圈通过一线圈骨架架设在炉体外部,该线圈骨架外部设置保温层并固定连接在加热圈支架上,线圈骨架内侧固定有加热线圈。
更进一步的,所述线圈骨架设置为由两骨架支部拼合而成,与之相连的保温层和加热线圈相应分别由两保温支部和线圈支部拼合而成。
更进一步的,两骨架支部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弧形,二者通过端部铰接相连,二者拼合后形成圆筒状的线圈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料盖端部和炉体上均设置有一法兰盘,料盖与炉体之间通过法兰盘相连,两法兰盘之间通过锁紧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设置为中部炉径大于端部炉径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架设在旋转炉支架上的可旋转的卧式密封结构的炉体,用作氧化石墨烯热还原前的预膨胀容器,能够有效避免氧化石墨烯在后续热还原过程中的膨胀飞溅、造成物料损失,便于物料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线圈骨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旋转炉支架,3.加热圈支架,4.加热线圈,40.线圈支部,41.线圈骨架,410.骨架支部,5.保温层,50.保温支部,6.料盖,61.法兰盘,610.锁紧螺丝,7.电机,8.泄压阀,9.温度传感器,10.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1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