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23731.6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翟朝晖;周建勋;李乾;郝新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吊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吊篮,其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移动部、连接部和作业部,所述移动部的底端能够移动,所述移动部上设有配重件;所述移动部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作业部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作人员位于所述作业部上,所述移动部和所述作业部之间为防撞护栏施工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施工吊篮移动方便,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吊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桥梁施工建设也日益增多。
高速公路后期施工中,桥面混凝土防撞护栏模板支护及钢筋绑扎施工因为外侧缺少施工平台而造成施工困难,现有的施工方法为操作人员采用简易式吊篮进行施工,简易式吊篮不可自由移动,需要吊装设备配合吊篮进行移动,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吊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桥面混凝土防撞护栏使用的吊篮移动不方便导致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施工吊篮,包括:
移动部,底端能够移动,所述移动部上设有配重件;
连接部,所述移动部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业部,上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操作人员位于所述作业部上,所述移动部和所述作业部之间为防撞护栏施工处。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包括移动支撑架和配重台,所述移动支撑架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支撑架的底部,配重件设置于所述配重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可锁死万向轮,所述可锁死万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支撑架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稳固架,所述稳固架位于所述移动支撑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并且两端与所述移动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台的底面抵接于所述稳固架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竖直杆、两个第二竖直杆和四个水平杆,四个所述水平杆形成长方形架体,所述配重台固定于所述长方形架体上,所述第二竖直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竖直杆,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杆和两个所述第二竖直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长方形架体的四角处,所述第二竖直杆位于所述长方形架体靠近所述作业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加固件,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并依次与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和所述作业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杆固定连接并且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竖直杆的顶端,另一端与所述作业部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为钢绞线。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部包括作业支撑架和作业台,所述作业支撑架内部形成长方体的操作人员站立空间,所述作业台固定于所述作业支撑架的底端,操作人员位于所述作业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支撑架的下半部设有防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包括多个固定连接于所述作业支撑架外周的横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施工吊篮,通过移动部进行移动,连接部连接移动部与作业部,作业部和移动部与作业部之间均为悬空,通过设置于移动部上的配重件防止作业部倾倒,操作人员位于所述作业部上,操作人员能够对位于移动部与作业部之间的防撞护栏进行施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施工吊篮移动方便,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吊篮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3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钢结构基座下沉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污染型RTO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