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25912.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6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津津;王晓雅;郑慧;王婷;杨媚;陈晓雯;陈荣玲;卢嘉欣;计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静脉 导管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三通管连通至防逆流引流袋的上端,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至三通管的出口,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滴壶的进口,调速机构的一端连通至滴壶的出口,调速机构的另一端连通至接头上,十字阀连通至防逆流引流袋的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管与防逆流引流袋连接,三通管不易从防逆流引流袋上脱落,在通过三通管连通时不易发生引流液外漏,整个引流系统密闭,极大的减少了感染风险,同时调速机构的一端连通至滴壶的出口,调速机构可据患者病情需要随时控制引流速度及时间,护理十分方便,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常规连接引流袋是用导管接头连接,会导致引流液外漏,固定不牢固,容易脱管,同时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常规连接引流袋行胸腔引流,无法控制引流速度,会导致因放液过快而出现心悸、咳嗽、气短等复张性肺水肿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管接头连接会导致引流液外漏,同时无法控制引流速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包括防逆流引流袋、三通管、第一导管、滴壶、调速机构、接头和十字阀,其中:
所述三通管连通至所述防逆流引流袋的上端,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三通管的出口,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滴壶的进口,所述调速机构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滴壶的出口,所述调速机构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接头上,所述十字阀连通至所述防逆流引流袋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防逆流引流袋包括透明袋、刻度条和悬挂件,所述透明袋连通所述三通管与所述十字阀,所述透明袋上连接所述刻度条,所述透明袋上连接用于固定的所述悬挂件。
优选的,所述悬挂件包括通孔和绳带,所述透明袋上开设所述通孔,所述绳带通过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滴壶为墨菲氏滴壶。
优选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第二导管和调节开关,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滴壶的出口,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接头上,所述调节开关插设至所述第二导管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三通管与防逆流引流袋连接,三通管不易从防逆流引流袋上脱落,在通过三通管连通时不易发生引流液外漏,整个引流系统密闭,极大的减少了感染风险,同时调速机构的一端连通至滴壶的出口,调速机构可据患者病情需要随时控制引流速度及时间,护理十分方便,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引流装置中调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逆流引流袋1、三通管2、第一导管3、滴壶4、调速机构5、接头6、十字阀7、透明袋11、刻度条12、悬挂件13、通孔131、绳带132、第二导管51、调节开关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太和医院,未经十堰市太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25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级式屏蔽水泵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滑握把的稳定型防滑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