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风患者腿部针灸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1677.X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3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袁野;张姗姗;毛翔;熊中豪;周源;李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90/14;A61G1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马光辉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风 患者 腿部 针灸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风患者腿部针灸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的托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肢具和脚踝固定装置,所述的肢具包括肢具主体和固定件,所述的肢具主体呈半圆弧状,所述肢具主体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肢具主体的长度为50cm‑100cm,所述的脚踝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锁紧装置能用来解决给中风患者针灸时由于神经性弹射而出现屈膝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风患者腿部针灸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医中的一种传动治疗方法,将银针按照一定的角度插入人体,对银针进行捻转和提插等方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风病人通产表现出的后遗症多为腿脚活动不便,所以经常需要使用针灸的方法来对患者的腿脚进行康复治疗,但是在对患者进行针灸的过程中,患者会由于神经性弹射而出现下肢移动和屈膝的动作,此时通常需要家属用手按住患者的膝盖处,防止出现屈膝的情况,十分的不方便。
综上,申请人提出了中风患者腿部针灸固定装置,用来解决给中风患者针灸时由于神经性弹射而出现屈膝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中风患者腿部针灸固定装置以解决给中风患者针灸时由于神经性弹射而出现屈膝的情况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中风患者腿部针灸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的托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肢具和脚踝固定装置,所述的脚踝固定装置位于所述肢具的右侧,所述的肢具包括肢具主体和固定件,所述的肢具主体呈半圆弧状,所述肢具主体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肢具主体的长度为50cm-100cm,所述的脚踝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锁紧装置,能将患者的腿放在托板上,然后对其进行固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固定件为收缩带和收缩扣,所述的收缩带安装在所述肢具主体的一侧,所述的收缩扣安装在所述肢具主体的另一侧,方便根据患者不同的腿部尺寸来调节收缩带的松紧程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锁紧盖和锁紧扣,所述的锁紧盖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的锁紧扣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能锁住患者的脚踝部位,防止神经性反射而出现移动的情况。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的肢具上铺设有棉花,能增加患者腿部的舒适感。
进一步限定,在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滑轮,方便了设备的使用。
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的锁紧盖通过连接轴连接在固定座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增加腿部的舒适感。
2、防止患者在进行针灸的时候由于神经性反射而出现自主移动。
3、安装滑轮,方便了设备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脚踝固定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标示分别对应:1-固定座,2-锁紧盖,3-连接轴,4-脚踝固定孔,5-锁紧扣,6-底座,7-托板,8-肢具主体,9-收缩带,10-收缩扣,1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医院,未经重庆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16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透镜的发光组件
- 下一篇:一种活塞气缸焊接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