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2436.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2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熊忠雄;顾志祥;刘正衡;杜军红;葛振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李洁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光感 密封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及电子设备,该结构包括:用于副麦密封的第一密封部和用于前光感密封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副麦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密封部设有用于光路导通的第二通孔。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在本申请中,第一密封部设置有供副麦安装的第一通孔,以在保证副麦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副麦的密封;第二密封部设置有供前光感光路导通的第二通孔,以在保证前光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前光感的密封。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连接设置,较现有技术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工序,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前光感、副麦通常采用单独密封,其中,副麦通常采用泡棉密封,前光感通常采用硅胶套密封。上述这种单件密封的方式,设计成本较高且工序繁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及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副麦密封的第一密封部和用于前光感密封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副麦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密封部设有用于光路导通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上设有凸筋。
进一步地,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凸筋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其中,还包括匹配连接的定位孔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副麦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部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柔性材料包括硅胶。
进一步地,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为一体成型设置。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前壳,所述前壳设有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定位柱将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前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中,第一密封部设置有供副麦安装的第一通孔,以在保证副麦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副麦的密封;第二密封部设置有供前光感光路导通的第二通孔,以在保证前光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前光感的密封。第一密封部与第二密封部连接设置,较现有技术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工序,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第一通孔上设有凸筋,该凸筋能够与主板贴合更加紧密,进一步强化密封效果,同时也能够为待贴合面提供冗差;本申请还设有匹配连接的定位柱和定位孔,便于本申请的密封结构与电子设备快速对准连接,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的等轴视图;
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前光感和副麦的密封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2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源雷电流测试记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听筒喇叭的前音腔结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