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杆防撞智能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2710.0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合;刘文锦;李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小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E01F9/615;E01F9/619;G08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杆 智能 警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杆防撞智能警示装置,涉及警示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防撞墩、警报系统,所述防撞墩分为前壳和后壳,所述防撞墩的顶部空腔为电路腔、底部空腔中填充有聚氨酯发泡胶,所述防撞墩的表壁上贴附有高亮度反光膜;所述警报系统的结构包括红外微波感应模块、智能主控模块、扬声器、供电模块、LED灯带,所述红外微波感应模块设置在前壳的前侧壁的通孔中,所述扬声器设置在防撞墩的表壁的凹槽中,所述LED灯带嵌入到防撞墩的表壁上,所述智能主控模块和供电模块都设置在电路腔中,所述智能主控模块与供电模块、红外微波感应模块、扬声器、LED灯带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声光报警功能,确保行人看到电线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杆防撞智能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近几年电力防外力破坏情况统计发现,很多电线杆竖立在城乡结合、人员车流密集的区域,原有的普通混凝土防撞墩夜间可视率低,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通过分析混凝土防撞墩可视率低的原因,设计一种新型的智能警示防撞墩——电线杆防撞智能警示装置,设置高亮反光膜,夜间可视效果佳;同时新增声光语音报警系统,能感应过往车辆和人员并启动声光语音报警,电线杆从被动防撞升级为主动警示,有效避免电线杆外力破坏事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混凝土防撞墩夜间可视率低,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杆防撞智能警示装置,包括防撞墩、警报系统,所述防撞墩呈圆环柱体的壳体结构,所述防撞墩的前半部和后半部是分离式,分别为前壳和后壳,所述防撞墩的顶端部位的空腔为电路腔,所述防撞墩的下部的空腔中填充有聚氨酯发泡胶,所述防撞墩的表壁上贴附有高亮度反光膜;所述警报系统的结构包括红外微波感应模块、智能主控模块、扬声器、供电模块、LED灯带,所述红外微波感应模块设置在前壳的前侧壁的通孔中,所述扬声器设置在防撞墩的表壁的凹槽中,所述LED 灯带呈圆环型结构,且嵌入到防撞墩的表壁上,所述智能主控模块和供电模块都设置在电路腔中,所述智能主控模块与供电模块、红外微波感应模块、扬声器、LED灯带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壳的左右端部位各设置有若干个螺纹通孔,所述后壳的前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防拆螺栓依次螺进螺纹通孔和螺纹空中,使得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壳的前侧壁和后壳的后侧壁上各设置有若干个凹槽,即为脚踏孔,所述扬声器设置在脚踏孔的顶侧壁的通孔中,所述脚踏孔方便检修员攀爬电线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电模块的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可充电锂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防撞墩的顶侧斜壁的通孔中,所述可充电锂电池设置在电路腔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节能减排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墩的中心通孔中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条,所述缓冲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导柱,所述导柱插入到所述中心通孔的侧壁凹槽中,所述导柱上套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一端与缓冲条固定、另一端与防撞墩固定,所述缓冲条抵在电线杆的表壁上,所述一号弹簧伸缩,使得防撞墩适配不同直径的电线杆,所述导柱与防撞墩、一号弹簧产生摩擦,起到减震缓冲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墩上的每个脚踏孔中各设置一个防攀爬机构,所述防攀爬机构堵住脚踏孔的外端口,防止非专业人员攀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攀爬机构的结构包括防护网板和压条,所述防护网板呈弧形的板状结构,所述防护网板设置在脚踏孔的底侧壁的凹槽中,所述防护网板的底端通过二号弹簧与凹槽的底端连接,所述二号弹簧向上推动防护网板,使得防护网板插入到脚踏孔中;所述压条呈楔形结构,所述压条的底端与脚踏孔的底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防护网板缩进凹槽中时,所述压条向前转动,并压在防护网板上,使得防护网板固定在凹槽中,脚踏孔保持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小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小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2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铜导线生产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的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