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抑菌混纺涡流纺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4378.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3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天之华喷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2 | 分类号: | D02G3/32;D02G3/04;D02G3/44;D01H4/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纺 涡流 纺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抑菌混纺涡流纺纱线,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覆有抑菌层A,所述抑菌层A外侧包覆有抑菌层B,所述抑菌层A外侧包覆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位于抑菌层A和抑菌层B之间,所述抑菌层B外侧包覆有保护层,抑菌层A材质为罗布麻纤维,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菌抑菌效果,抑菌层B材质为银纤维,利用银离子阻断细菌的生理过程,进而起到很好的抑菌效果,与抑菌层A配合,全面提升纱线抑菌性,且相较于传统的抑菌剂浸渍改性的纱线,更加耐用,抑菌效果更加稳定持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纺纱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抑菌混纺涡流纺纱线。
背景技术
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是,完成并条的棉条供给牵伸装置,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螺旋形纤维导引通道出口处设有针状阻捻件,纤维束在针部弯曲,使纤维束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束的前端受到已形成的纱线的拖拽作用被拉入纺锭内的纱线通道,并捻入新形成的纱中,成为纱芯。纤维的尾端在被前罗拉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中。当纤维的尾端不再为前罗拉钳口握持时,受到纺纱喷嘴内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不再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而是在纺锭入口处被旋转气流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倒伏在纺锭前端锥面上,同时随空气涡流进行回转,缠绕在随后的纱线,并经纺锭内部的纱线的通道输出。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
专利号为CN 212357514 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可用于杀灭细菌和螨虫,具备优良的杀菌和抑菌能力,抗菌性能好,可有效避免细菌和螨虫滋生。
该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在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1、上述抗菌型涡流纺纱线主要通过杀菌剂对纤维进行浸渍改性制成,以此获得抑菌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纱线的不断洗涤,抗菌剂残留量逐渐减少,会降低纱线的抑菌效果;2、上述纱线只具备基本的抑菌效果,耐洗性和表面耐光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抑菌混纺涡流纺纱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抑菌混纺涡流纺纱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抑菌混纺涡流纺纱线,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覆有抑菌层A,所述抑菌层A外侧包覆有抑菌层B,所述抑菌层A外侧包覆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位于抑菌层A和抑菌层B之间,所述抑菌层B外侧包覆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层材质为涤纶纤维;涤纶纤维质量稳定,强度优异。
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层A材质为罗布麻纤维,所述抑菌层B材质为银纤维;通过抑菌层A和抑菌层B提高纱线的抑菌性。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层材质为氨纶纤维,所述保护层材质为维纶纤维;通过增强层和保护层提高纱线功能性和耐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天之华喷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天之华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4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