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的防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4968.4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吕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柯伲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E05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王成坤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科苑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的防拆结构,包括有门外面板和门内面板;所述门外面板和门内面板通过横向布置的连接杆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上于靠近门外面板侧可转动式套设有套筒;安装时,所述套筒的部分或全部位于门体的外侧面。如此,通过在连接杆上设计旋转的套筒,当破坏者通过夹钳、钢锯等工具来进行破坏门锁时,该套筒为夹钳、钢锯的作用部位,破坏者进行夹断和拉锯动作时,套筒会相对于连接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夹钳、钢锯失去作用,提高了门锁的防拆、防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锁的防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社会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好,但是,不时仍有入室盗窃的事情发生。盗窃者通常通过破坏门锁的方式进入室内,随着对智能锁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盗窃者通常是通过破坏连接门外面板和门内面板的连接杆从而将智能锁拆除,进入室内;现有的一些智能锁不能够很好地应对盗窃者的这种破坏手段;
其次,现有的智能锁其用于遮盖钥匙孔的盖体通常是卡扣装配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拆卸不变的不足。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锁的防拆结构,其通过在连接杆上设计旋转的套筒,当破坏者通过夹钳、钢锯等工具来进行破坏门锁时,该套筒为夹钳、钢锯的作用部位,破坏者进行夹断和拉锯动作时,套筒会相对于连接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夹钳、钢锯失去作用,提高了门锁的防拆、防盗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锁的防拆结构,包括有门外面板和门内面板;所述门外面板和门内面板通过横向布置的连接杆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上于靠近门外面板侧可转动式套设有套筒;安装时,所述套筒的部分或全部位于门体的外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具有筒体部,所述筒体部的内壁向内延伸有第一卡凸,向外侧延伸有止挡部,且,所述筒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
相应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和第一卡凸适配的环状滑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和第一卡扣适配的第一卡孔;
安装时,所述第一卡凸定位于环状滑槽;所述套筒套设于筒体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卡扣定位于第一卡孔,且其后端受限于止挡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接件是POM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开门手柄,所述连接杆具有三个,其中两个设置于开门手柄的上侧,其中一个设置于开门手柄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在连接杆上设计旋转的套筒,当破坏者通过夹钳、钢锯等工具来进行破坏门锁时,该套筒为夹钳、钢锯的作用部位,破坏者进行夹断和拉锯动作时,套筒会相对于连接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夹钳、钢锯失去作用,提高了门锁的防拆、防盗能力;
其次,通过设计一种门锁的旋盖开启方式,其结构巧妙、操作简单,使用的零部件少、制作成本低;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旋钮开启结构设计而言,整体外观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局部分解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图5为图3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门外面板的局部图;
图7为图6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门外面板的局部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柯伲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柯伲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4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静音感应无线麦克风
- 下一篇:一种青瓷泡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