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板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39229.4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莉;吕坤鹏;林克;薛永帅;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士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河南银隆律师事务所 41186 | 代理人: | 刘一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板加固结构,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该一种碳纤维板加固结构,包括梁体和墩柱,所述梁体的下表面安装有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碳纤维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留有间距,两个所述碳纤维板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梁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碳纤维板之间设置有张拉装置,所述张拉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千斤顶,两个所述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碳纤维板固定连接;通过启动两个千斤顶,将两个碳纤维板进行张拉,使用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将两个碳纤维板固定,从而对梁体的底部进行加固,施工方便,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纤维板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桥梁保有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这些既有桥梁中,中小跨径桥梁数量占比达95%以上。然而,由于早期对桥梁抗震理论水平的缺乏,使得桥梁的抗震设计考虑的不全面,特别是早期的中小跨径桥梁,常常只设置防落梁挡块,因此需要对许多桥梁进行加固。
目前对旧桥加固时,通常采用碳纤维板进行加固,由于桥墩之间距离较大,需要的碳纤维板体积较大,导致施工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板加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加固时,碳纤维板体积较大,导致施工比较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板加固结构,包括梁体和墩柱,所述梁体的下表面安装有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碳纤维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留有间距,两个所述碳纤维板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梁体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碳纤维板之间设置有张拉装置,所述张拉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千斤顶,两个所述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碳纤维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碳纤维板相互靠近一端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杆,且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贯穿隔板并安装有锁紧螺母。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两个碳纤维板稳固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锁紧螺杆平行的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转动螺杆平行的导向杆,所述转动螺杆上设置有正螺纹段和反螺纹段,一个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在正螺纹段,另外一个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在反螺纹段。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转动转动螺杆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转动螺杆贯穿至主箱体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手轮,所述转动手轮的外部设置有侧箱体,所述侧箱体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主箱门,所述侧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侧箱门。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碳纤维板与梁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螺栓。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支撑主箱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箱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脚架。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三脚架包括固定盘和沿固定盘圆周方向均布的三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启动两个千斤顶,将两个碳纤维板进行张拉,使用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将两个碳纤维板固定,从而对梁体的底部进行加固,施工方便,提高组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士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士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39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麻生产用加工剥麻装置
- 下一篇:防振动的植保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