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生衣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42385.6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庆华;许恩典;蔡奕文;邱明明;蔡奕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迦南(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7 | 分类号: | B63C9/087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6223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衣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生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是由外表层、第一加强层、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第二加强层、气囊层、导热层和内表层构成,所述第一加强层位于所述外表层的底端,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底端,所述第二加强层位于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的底端,所述气囊层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底端,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气囊层的底端,所述内表层位于所述导热层的底端。有益效果:使得该救生衣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热,使得对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救生衣面料。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作为应对游泳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救生装置,救生衣是为了安全而由游泳的人穿着或由营救人员穿着的安全物品,此外,在河流或大海中巡航的船舶上不可或缺地配备有救生衣,但是现有的救生衣在使用中通常不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导致落水人员体温下降过快,而且现有的救生衣不具有自发热效果,使用效果不佳。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救生衣面料,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救生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是由外表层、第一加强层、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第二加强层、气囊层、导热层和内表层构成,所述第一加强层位于所述外表层的底端,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位于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底端,所述第二加强层位于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的底端,所述气囊层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底端,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气囊层的底端,所述内表层位于所述导热层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表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无纺布条带,所述无纺布条带的内部设置有纳米光热粒子,所述外表层和所述无纺布条带均由化纤纤维和异形涤纶纤维经编而成,所述外表层的经编密度大于所述无纺布条带的经编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条带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第一加强层、所述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所述第二加强层、所述气囊层并与所述导热层连接的导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层和所述第二加强层均为尼龙材质,所述第一加强层和所述第二加强层均由尼龙纤维、氨纶纤维和真丝纤维经编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层是由若干编织连接头和密封气囊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为环氧树脂导热橡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内表层是由基底层、竹碳纤维丝和海藻纤维丝构成,所述竹碳纤维丝和所述海藻纤维丝位于所述基底层的内部,所述竹碳纤维丝和所述海藻纤维丝为编织结构,所述基底层是由棉纱纤维和涤纶纤维经编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外表层、第一加强层、纳米气凝胶隔热保温层、第二加强层、气囊层、导热层和内表层构成的救生衣面料,从而使得该救生衣面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产热,使得对人体进行较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救生衣面料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救生衣面料的内表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迦南(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迦南(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2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翻书机的翻书臂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口服液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