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泥模型油泥回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44176.5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发;杨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昆竹塑料制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B02C18/22;B08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春慧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模型 回收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泥模型油泥回收加工装置。其包括收集桶、风管、支腿、料斗、连接管、输送管、吸料管、刮刀、封堵板和破碎机构;支腿设置有多个,多个支腿均与收集桶连接;风管设置在收集桶的上端,风管与收集桶连通;收集桶上设置有负压机构;负压机构位于风管处;料斗设置在收集桶的下端;封堵板与料斗滑动连接;料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移动的移动机构;连接管设置在收集桶上,连接管与收集桶内部连通;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吸料管连接;刮刀滑动设置在吸料管上;破碎机构设置在吸料管内,破碎机构位于刮刀处。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收集油泥碎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泥模型油泥回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油泥模型造型时,一般先将油泥加工造型出汽车大致外形,然后再经过粗加工(即粗刮油泥)进一步精确外形,最后经过细加工(即细刮油泥)得到实际外形尺寸。粗加工时,需要根据模板或图纸,去掉凸出的多余部分,将凹陷的地方填补起来,对油泥模型基准面的塑造以确定大形,这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
传统粗加工方式多采用带锯齿的钢片进行造型,加工时油泥模型师捏住钢片,在油泥模型上刮削,而刮削下的油泥碎屑难以收集,无法重复利用,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方便收集油泥碎屑的油泥模型油泥回收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油泥模型油泥回收加工装置,包括收集桶、风管、支腿、料斗、连接管、输送管、吸料管、刮刀、封堵板和破碎机构;
支腿设置有多个,多个支腿均与收集桶连接;风管设置在收集桶的上端,风管与收集桶连通;收集桶上设置有负压机构;负压机构位于风管处;料斗设置在收集桶的下端;封堵板与料斗滑动连接;料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移动的移动机构;连接管设置在收集桶上,连接管与收集桶内部连通;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吸料管连接;刮刀滑动设置在吸料管上;破碎机构设置在吸料管内,破碎机构位于刮刀处。
优选的,负压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风叶;第一电机设置在收集桶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风叶连接;第一风叶设置在收集桶内,第一风叶位于风管处。
优选的,破碎机构包括安装架、转动柱、第二风叶和破碎刀;安装架设置在吸料管内;转动柱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二风叶和破碎刀分别设置在转动柱的两端。
优选的,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丝杆、安装板、导轨和移动块;安装板设置有两个,一个安装板设置在料斗上,导轨设置在此安装板上;另一个安装板设置在导轨上,丝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此安装板上;第二电机设置在支腿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连接;移动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封堵板的两端,一个移动块与导轨滑动连接,另一个移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收集桶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呈环形设置,支腿设置在支撑架的下端。
优选的,封堵板与料斗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
优选的,刮刀与吸料管可拆连接。
优选的,输送管为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负压机构使收集桶内产生负压,从而能够通过连接管、输送管和吸料管将刮刀刮下的油泥吸入到收集桶内,破碎机构对油泥进行破碎,从而防止油泥结块堵塞输送管;此时封堵板处于对料斗进行封堵的状态,而收集桶的内径远大于输送管的内径,从而使输送管内的吸力远大于收集桶内的吸力,从而使油泥进入到收集桶内后,受自身重力影响落入到料斗内,当积累的到一定数量后,停止负压机构,通过移动机构驱动封堵板移动,封堵板解除对料斗的封堵,从而使,收集的油泥能够从料斗的下方落入到工作人员准备好的容器内,方便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昆竹塑料制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昆竹塑料制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4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