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44744.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智敏;陈军华;何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40;B29C45/66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胡厚财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模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复位弹簧、顶针板、面针板、回程杆和缓冲件;底板的上方依次设有顶针板、面针板,方铁设于底板的两侧,方铁的底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方铁的顶面安装有动模板;回程杆设于面针板上且贯穿动模板,复位弹簧套接于回程杆;顶针板设有缓冲槽,缓冲件置于缓冲槽,并与回程杆的底端连接,缓冲件的高度高于缓冲槽的高度;开模状态时,在缓冲件的作用下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动模板的分型面,从而解决了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模具在反复的开合模动作中,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及其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在开模后,利用推出机构将产品推离型芯,复位后进行合模,继续下一个注塑的动作,而在模具中所设有的回程杆,其作用是在合模的最后阶段时,利用合模的分型面压动回程杆末端,协助回程弹簧推动针板归到最初位置,从而带动并迫使顶针、直顶和斜顶等结构复归到原位,继续注塑的动作。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回程杆末端与分型面的配合公差精度要求较高,配模时需要使用红丹进行验证;模具合模时,在合模力的作用下,推动顶针板及带动顶针、直顶、斜顶等结构复位的速度不会减,反而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在最后完全合模的瞬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如直顶、斜顶瞬间归位,导致吻合度不理想,如果在瞬间作用力不损坏的话,就要求使用的直顶、斜顶与B板的材料要具有很好的冲击性与耐磨性;或出现针板归位后,由于直顶杆、斜顶杆长度调整不完善或由于冲击力的反弹,造成直顶和斜顶不能完全归位,凸起高度超过注塑的产品厚度时,就会撞坏型腔部位;直顶或斜顶顶端,有一部分是属于分型面,由于不能完全归位,哪怕凸起高度比分型面多出一点点,都会损坏型腔侧的分型面。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当模具在注塑机上进行反反复复的开合模动作,就导致了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用于解决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模具在反复的开合模动作中,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模缓冲的模具,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复位弹簧、顶针板、面针板、回程杆和缓冲件;所述底板的上方依次设有顶针板、面针板,所述方铁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方铁的底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方铁的顶面安装有所述动模板;所述回程杆设于所述面针板上且贯穿所述动模板,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回程杆;所述顶针板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件置于所述缓冲槽,并与所述回程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缓冲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缓冲槽的高度;开模状态时,在缓冲件的作用下所述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所述动模板的分型面。
本申请中,模具的动模板由设于底板两侧的方铁支撑,注塑完成后推出产品的动作主要通过面针板、顶针板、回程杆、复位弹簧来完成,顶出后在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复位,当模具完成推出产品的动作后,模具处于开模的状态,在回程杆底端所设置的缓冲件作用下,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动模板的分型面,缓冲件置于缓冲槽内,缓冲槽开设于顶针板,在不影响顶针板的强度的同时方便了安装,模具进行合模时,由于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且回程杆的顶端面与分型面存在高度差,使得回程杆在最后合模时缓和复位的同时,带动了各个结构缓和复位;在合模的最后瞬间,降低了合模速度,减缓了合模对模具各零件所带来的冲击力,科学运用了合模力,有效保护了模具各零件,延长了模具各零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回程弹簧作用下不能彻底归位或归位反弹的可能,解决了合模力运用不够科学,模具在反复的开合模动作中,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影响所注塑的产品质量,模具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生产与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所述回程杆的顶端面高于所述动模板的分型面的高度差值范围为1mm至4mm。运用合适的高度差值,保证合模后模具的正常使用,不会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华达高木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44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灸仪
- 下一篇:一种叉车运动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