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痰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52283.2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守俊;曹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守俊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徐然 |
地址: | 230094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痰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吸痰管,包括进气管、接头、堵头和硅胶管;所述接头上设置有进气管和用于堵住进气管的堵头;所述硅胶管包括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所述第一硅胶管一端固定在接头上,另一端通过附重管与第二硅胶管前端固定,且第一硅胶管、附重管和第二硅胶管同轴线粘合在成整体;所述附重管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海绵体;所述所述空腔中分别连通有一根加液微管和一根排气管。本实用新型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可以利用吸痰管设置的附重管,对病人右侧支气管吸痰后,再翻转病人身体,利用附重管产生的重力作用,很容易就能伸入到左侧倾斜的支气管中,进行吸痰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吸痰管。
背景技术
吸痰管一般配合电动负压器,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口腔护理或者肺部吸痰。气管: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状,上部接喉头,下部分左、右两支通肺,其中右侧支气管垂直度较高,而左侧支气管相对右侧支气管,有一定的倾斜度。因此在使用吸痰管伸入到气管进行吸痰时,吸痰管进入右侧支气管比较简单,而由于左侧支气管有倾斜度,想将吸痰管伸入到左侧支气管,操作难度较大,就是熟练的医护人员,操作时,也会耽误较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的吸痰管,可以利用吸痰管设置的附重管,对病人右侧支气管吸痰后,再翻转病人身体,利用附重管产生的重力作用,很容易就能伸入到左侧倾斜的支气管中,进行吸痰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吸痰管,包括进气管、接头、堵头和硅胶管;所述接头上设置有进气管和用于堵住进气管的堵头;所述硅胶管包括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所述第一硅胶管一端固定在接头上,另一端通过附重管与第二硅胶管前端固定,且第一硅胶管、附重管和第二硅胶管同轴线粘合在成整体;所述附重管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海绵体;所述所述空腔中分别连通有一根加液微管和一根排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硅胶管中设置有二个通孔,加液微管一端外露,另一端穿过一个通孔与附重管的一侧空腔连接;排气管一端外露,另一端穿过另一个通孔与附重管的另一侧空腔连接;所述加液微管、排气管各自外露的部分与第一硅胶管的两个通孔连接部分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硅胶管的末端设置有吸痰侧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利用海绵体较强的吸水性,能有效增加附重管的重量,达到常规的材料在较小的吸痰管体积上,无法实现较大重量的增加,促使吸痰管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弯曲,进入左侧支气管的缺陷;相关技术中,曾发现有技术方案用高密度材料做成的附重块,设置在硅胶管的末端,利用重力使硅胶管弯曲进入左侧支气管的想法,一是现有高密度材料如:锇的密度是22.57g/cm3有在吸痰管那么小的体积上,增重效果也达不到使硅胶管有效的弯曲,以便进入左侧支气管;而且锇这种材料与支气管的直接接触,还存在放射性风险。即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既简单,又易于生产,而且操作简单,无感染的安全风险,便于使硅胶管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左侧支气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重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附重管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进气管1;接头2;堵头3;第一硅胶管4;吸痰侧孔5;加液微管6;附重管7;空腔8;海绵体9;第二硅胶管10;排气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守俊,未经朱守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2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锁紧的智能PCB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进水发生器整烫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