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换热器模块化除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57871.5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5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姚竹弦;张佳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竹弦 |
主分类号: | F24F11/42 | 分类号: | F24F11/42;F24F11/84;F25B4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刘正君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中央空调 室外 换热器 模块化 除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换热器模块化除霜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分别与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四通阀分别与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经过膨胀阀和电动阀与室外换热器相连。上述技术方案将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侧模块化,通过模块式双室外换热器分别实现吸热和除霜,两路制冷剂在模块式双室外换热器分别热交换后混合,再流经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后,最终回到压缩机,然后进行模块式双室外换热器的状态互换,实现了机组同时制热与除霜的运行过程,提高了冬季机组运行时的室内热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换热器模块化除霜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中央空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民用建筑中。冬季机组制热运行时,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其室外换热侧会出现结霜现象。随着制热运行时间的积累,机组室外换热侧的霜层逐渐变厚,其换热条件变差,从而影响了机组的制热效果。此时,机组必须进行除霜。
有资料显示,目前常用的除霜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采用逆循环除霜方式,此时机组由制热运行模式转换为制冷运行模式,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流向附着有霜层的室外换热侧,通过优化除霜控制逻辑实现最优的除霜时间;另一类为增设辅助装置,例如,在室外换热侧设置吹扫装置、热水喷淋装置、电加热装置,利用相变材料的蓄热放热系统等,从而避免机组结霜。但是上述两类方式的缺点在于:第一类除霜方式存在向室内吸热的现象,且该现象会随着除霜时间的增加而延长,从而使室内舒适性下降;第二类除霜方式增设的辅助装置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CN2376603Y公开了一种“快速除霜空调器”。采用了包括压缩机、换向阀、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工质贮液筒、连接管路,在从蒸发器经换向阀、贮液筒至压缩机之间的热工循环吸气回路上安装由电热元件、绝缘套及电缆组成的电加热装置。上述技术方案难以实现在除霜过程中保持室内的有效制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的技术方案在除霜过程中影响室内制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家用中央空调室外换热器模块化除霜装置,将家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侧模块化,通过模块式双室外换热器分别实现吸热和除霜,两路制冷剂在模块式双室外换热器分别热交换后混合,再流经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后,最终回到压缩机,然后进行模块式双室外换热器的状态互换,实现了机组同时制热与除霜的运行过程,提高了冬季机组运行时的室内热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分别与四通阀、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四通阀分别与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经过膨胀阀和电动阀与室外换热器相连。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四通阀控制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及其他气体的流通,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分别实现室内和室外的热量交换,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膨胀阀控制流速,电动阀控制管道内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并联的同时与四通阀相连。当家用中央空调机组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分别以吸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工作,实现除霜的同时保持室内的热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动阀包括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和第四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与第二电动阀并联,第三电动阀与第四电动阀并联。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电动阀一端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与膨胀阀相连;所述第二电动阀一端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与膨胀阀相连;所述第三电动阀一端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与四通阀相连;所述第四电动阀一端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与四通阀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竹弦,未经姚竹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78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