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冷机和空压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58095.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6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创;鲜清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5D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玉玲 |
地址: | 6453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冷机 空压机 冷却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制冷机和空压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空气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和冷却塔Ⅰ,冷却塔Ⅰ通过冷却水进管Ⅰ与制冷机连接,制冷机通过冷却水出管Ⅰ与冷却塔Ⅰ连接;空气压缩系统包括空压机和冷却塔Ⅱ,冷却塔Ⅱ通过冷却水进管Ⅱ与空压机连接,空压机通过冷却水出管Ⅱ与冷却塔Ⅱ连接;冷却水进管Ⅰ与冷却水进管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Ⅰ,冷却水出管Ⅰ与冷却水出管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Ⅱ,冷却塔Ⅰ、连接管Ⅱ、冷却塔Ⅱ及连接管Ⅰ之间形成冷却塔内部冷却水的循环通路。将制冷机、空压机、冷却塔及管线进行特定的布置,提高冷却塔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制冷机、空压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冷机和空压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属于纱线生产工艺中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纤维、纱线等生产车间中,常需要同时用到水冷制冷机组的空调系统、空压机等设备。其中,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机用于除湿和降温,空压机为清花、梳棉、并条、涡流纺、细纱、络筒等工序提供压缩空气。而制冷机使用时间较短(一般夏季使用,约1700h),因此与其配套的冷却塔对应的使用时间也较短,大约有6300h属于闲置,这就造成冷却塔设备使用率较低,以及循环水得不到最大化利用。
现有技术CN202092362U中公开“一种制冷机组和空压机的冷却水热回收系统”,其中,将水水热交换机组及组合式空调机组与该系统串联,形成闭式循环,通过采用水水热交换机组的一次侧板交形成循环,待加热水由水水热交换机组的热水泵及二次侧板交到达组合式空调机组,最终实现水冷式空压机热回收利用于组合式空调采暖。CN204877844U中公开“空压机、制冷机余热回收装置”,其中,利用空压机、制冷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加热软水供软水使用工序使用,实现空压机、制冷机热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在现有技术采用二次循环的水冷式空压机与空调制冷机共存的生产场中,制冷机所配套的冷却塔使用率低,空压机效率低等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冷机和空压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制冷机、空压机、冷却塔及管线进行特定的布置,提高冷却塔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制冷机、空压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冷机和空压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空气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和冷却塔Ⅰ,冷却塔Ⅰ出水口通过冷却水进管Ⅰ与制冷机进水口连接,制冷机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出管Ⅰ与冷却塔Ⅰ回水口连接,冷却塔Ⅰ、冷却水进管Ⅰ、制冷机及冷却水出管Ⅰ之间形成制冷冷却水的循环通路;
空气压缩系统包括空压机和冷却塔Ⅱ,冷却塔Ⅱ出水口通过冷却水进管Ⅱ与空压机进水口连接,空压机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出管Ⅱ与冷却塔Ⅱ回水口连接,冷却塔Ⅱ、冷却水进管Ⅱ、空压机及冷却水出管Ⅱ之间形成空压冷却水的循环通路;
冷却水进管Ⅰ与冷却水进管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Ⅰ,连接管Ⅰ一端与冷却水进管Ⅰ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水进管Ⅱ连通;冷却水出管Ⅰ与冷却水出管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管Ⅱ,连接管Ⅱ一端与冷却水出管Ⅰ连通,另一端与冷却水出管Ⅱ连通,冷却塔Ⅰ、连接管Ⅱ、冷却塔Ⅱ及连接管Ⅰ之间形成冷却塔内部冷却水的循环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Ⅰ上设置有截止阀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Ⅱ上设置有截止阀Ⅱ。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进管Ⅰ及冷却水进管Ⅱ上设置有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进管Ⅰ、冷却水进管Ⅱ、冷却水出管Ⅰ及冷却水出管Ⅱ上设置蝶阀。
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基于已有制冷机的制冷系统和空压机的空气压缩系统,将对应冷却塔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并在连接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当截止阀关闭时,制冷系统与空气压缩系统之间为两个独立的冷却水循环子系统,互不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58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