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桡动脉介入手术用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0147.8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燕娜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桡动脉 介入 手术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介入手术用止血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侧端固定有支撑杆,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端固定有缓冲柱,缓冲柱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上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按压充气气囊,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安装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顶端固定有移动杆,移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软垫,底座与下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缓冲充气气囊。本实用新型不仅止血效果好,防止造成出血部位二次伤害,而且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桡动脉介入手术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桡动脉,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桡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普遍的应用。介入手术穿刺入路有股动脉和桡动脉两种,股动脉穿刺有很多不便和弊端,人们更多地选择桡动脉穿刺介入法。传统的人工指压绷带包扎的拔管止血法施加压力不好控制,且浪费人工,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采用绷带压迫止血时,绷带需缠绕在患者的穿刺部位数个小时,容易导致出血、渗血或血肿,从而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以及其它严重后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桡动脉介入手术用止血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动脉介入手术用止血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桡动脉介入手术用止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侧端固定有支撑杆,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侧端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且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侧端通过滑块与支撑杆的侧端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端固定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所述上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按压充气气囊,且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端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端固定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端贯穿套筒延伸至套筒的上端,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软垫,且所述底座与下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缓冲充气气囊。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PT124G-111,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套筒、伸缩弹簧、移动板、移动杆均设置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缓冲柱、缓冲弹簧均设置有四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燕娜,未经张燕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0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双色聚碳酸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