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接触的薯片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1053.2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徐静;王怡;王珊;郑芝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33/16 | 分类号: | B65D33/16;B65D33/3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薯片包 装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触的薯片包装袋,属于食品包装领域。该薯片包装袋包括袋体、内置手套和自封条。使用时从易撕缺口撕开包装,拉开自封条,一只手拿住包装袋,另一只手伸入手腕口与袋体侧边热粘合的内置手套,拿取薯片后手从袋体上方伸出从而吃到薯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能隔离人手与食品的手套和传统的食品包装袋一体化,让使用者无需经过洗手即可安全卫生地食用薯片,同时保留人们习以为常并以之为乐的用手直接抓取的薯片食用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接触的薯片包装袋。
背景技术
薯片是一种风靡全球的休闲食品,一只手拿着薯片袋、另一只手直接拿取薯片往嘴里送已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薯片食用方式,而这本身亦是吃薯片的乐趣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卫生健康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用手直接抓取薯片的食用方式显然是不卫生的,但有时又会忘记提前洗手。同时,如若想在吃薯片的期间做别的事,如接电话、调遥控器等,直接舔手指、摸完别的东西后继续吃薯片等行为不仅会弄脏东西,也容易导致病菌入口,而反复洗手又显得过于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接触的薯片包装袋,通过对现有包装袋结构的轻微改造,让使用者无需经过洗手即可安全卫生地食用薯片,同时保留人们习惯的用手直接抓取的薯片食用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接触的薯片包装袋,该薯片包装袋包括用于盛放薯片的袋体1、内置手套2和自封条3;袋体1主要由袋体前侧5、袋体后侧6和袋体底部7组成;内置手套2包括手套前侧8和手套后侧9,位于袋体1内并与其一边对齐并密封,内置手套2与袋体1间所成空间为袋体内部空间4,用于盛放薯片;自封条3包括能相互扣合的凸条13与凹条14,位于袋体1上方。
内置手套2大拇指朝上设置;手套前侧8与手套后侧9侧边不粘合形成手腕口10;手腕口10直径为袋体1纵向长度的1/3-1/2,手腕口10中心与袋体底部7的距离为袋体1纵向长度的2/3-3/4;所述手腕口10的前侧正中部位设置有凹口11,凹口11位于侧边18以内,与凹口11对应的手腕口10侧设置有手部伸入标记12。
凸条13和凹条14均呈长条形,其中凸条13具有蘑菇形凸起15,凹条14 具有凹槽16并能与凸条13对应扣合。
袋体1在自封条3上方两侧设置有易撕缺口17;所述易撕缺口17呈五边形,位于侧边18以内。
袋体前侧5、袋体后侧6和袋体底部7均呈方形,袋体前侧5和袋体后侧6 对称设置,袋体底部7对称折叠后分别与袋体前侧5和袋体后侧6的侧边热粘合,袋体底部7自身两侧边热粘合,袋体1撑开后袋体底部7呈纺锤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能隔离人手与食品的手套和传统的食品包装袋一体化,使用者无需洗手即可随时随地开始食用,同时相比于另取手套戴上后食用,该薯片包装袋可确保在使用全程手套与食品接触的那一侧不接触除食品以外的其他事物,达到了无接触的目的,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尤其适用。
2、保留了人们习以为常并以之为乐的一只手拿着薯片袋、另一只手抓取薯片的形式,从而使用户可以方便自然地理解。
3、该薯片包装袋可以实现自立和密封保存,能防止薯片倾洒和受潮等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方便生产,适合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手部伸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封条的横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1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的高性能切割泵
- 下一篇:一种危废运输安全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