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中润滑给油系统的油路调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2391.8 | 申请日: | 2021-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4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刘亚锋;潘庆;李玉柱;卢晨阳;郭朋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众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9/02;F16N2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王学鹏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 润滑 系统 油路 调压 控制 装置 | ||
集中润滑给油系统的油路调压控制装置,包括泵壳体、动力输入组件、柱塞组件、溢流阀组件、卸压阀组件以及控制器;本方案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优化了集中润滑给油系统的油路调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组成,实现一种由泵壳体、动力输入组件、柱塞组件、溢流阀组件、卸压阀组件以及控制器集成于一体的油路调压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装置内的信号自动控制间歇性供油,并根据油压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对整个供油管路进行有效时间的保压,使油路里的润滑油能够充分的到达各支路中的润滑点,并通过控制器对卸压阀组件进行主动控制,完成及时、有效的卸压动作;本方案具有简便可行、可靠性好的优点,可适用于任何常规的柱塞泵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中润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中润滑给油系统的油路调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干油集中润滑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车辆、工程机械、风力发电、工业生产等领域。其功能是通过油泵把油脂按需自动泵送到润滑点,以满足相应运动副的润滑需求。集中润滑给油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润滑的不足之处,在机械工作时能定时、定点、定量的给予润滑,使机件的磨损大幅降低,大大减少润滑油剂的使用量,在环保和节能的同时,降低机件的损耗和保养维修的时间,最终达到提高营运收益的最佳效果。
润滑过程中,柱塞泵在工作时不断的给管路供油加压,管路的油压可由溢流阀的预设压力控制,加压超过预定压力时可以油脂可通过溢流阀返回油箱,但管路内仍保持着预设压力,为了彻底将载荷卸除,需要设置卸荷机构对油压管路完全卸荷。常规的卸荷机构由电磁阀完成,通过开通一个串有先导电磁阀的旁路,用电磁阀进行程控卸压。电磁阀对油脂泵进行卸压时通常有如下所述问题,即由于电磁阀芯在工作中发热导致其周围的油脂变稀而更容易流走,久而久之会剩下来一些固化物粘在阀芯上导致电磁阀卸压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中润滑给油系统的油路调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集中润滑给油系统的油路调压控制装置,包括泵壳体、动力输入组件、柱塞组件、溢流阀组件、卸压阀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泵壳体具有一用于存储润滑油脂的腔体,动力输入组件提供动力通过柱塞组件将泵腔内的油脂泵入供油管路内,所述的溢流阀组件以及卸压阀组件依次设置在供油管路上,在所述供油管路上还设有油压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
所述的动力输入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输入轴、设置输入轴上随输入轴同步转动的柱塞凸轮以及通过单向轴承设置在输入轴上的卸压凸轮,所述柱塞凸轮与柱塞组件的阀芯相连接,驱动电机依次通过输入轴、柱塞凸轮带动柱塞组件的阀芯动作,将泵腔内的油脂泵入供油管路内;
所述卸压阀组件包括卸压阀芯、套设在卸压阀芯上的阀芯弹簧、阀体以及用于触发信号的机械开关,所述机械开关的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所述卸压阀芯设置在卸压凸轮的一侧并与卸压凸轮接触,所述控制器给驱动电机反转指令时,驱动电机通过输入轴带动卸压凸轮转动,卸压凸轮带动卸压阀芯移动,使卸压阀芯上的卸压孔与阀体上的回油孔对齐或错开,机械开关输出信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柱塞组件包括柱塞阀芯、柱塞阀体以及套设在柱塞阀芯上的柱塞压簧,在所述柱塞阀体上设有吸油孔,通过柱塞凸轮和柱塞压簧为柱塞阀芯提供往复运动的动力,泵腔内油脂通过柱塞阀体上的吸油孔进入阀芯后被推入供油管路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溢流阀组件包括溢流阀体、溢流阀芯以及调压机构,所述调压机构的一端与溢流阀芯相连接,通过调压机构调整溢流阀组件内预设压力的大小,在所述溢流阀芯上设有溢流孔,在所述溢流阀体内设有带回流孔的回流环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调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溢流阀体腔内的弹簧座、调压弹簧以及调压螺丝,调压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弹簧座上,另一端连接在溢流阀芯上,通过旋钮调压螺丝进行预设压力大小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众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众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2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