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温枪用的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7132.4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1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顾许儿;沈琼珊;杨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5 | 分类号: | G01J5/05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林伟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温枪用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温枪用的薄膜,包括探测区和固定区,所述探测区用于套设在耳温枪的探头上,所述固定区设置于探测区外侧,所述固定区用于将探测区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薄膜对耳温枪探头进行包裹,避免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耳温枪用的薄膜。
背景技术
现有测量体温的方法是为利用一水银温度计来实行,将温度计的测量端置入口中、腋下或是肛门来感测人体温度,但是此测量方法需要等候三至五分钟才会有测量结果,且口中、腋下或是肛门为人体较多细菌处或较易感染处,再者需要感测人体温度时,通常是身体感到不适,抵抗力下降的同时,再接触细菌等感染原反而增加身体的负担。
因此,直接利用红外线检测人体温度的仪器出现,其中一种是包括耳温枪,此耳温枪的感测头内具有一红外线感测装置,当耳温枪的感测头置入在人体的耳道,同时感测头的开口对准人体的耳膜,通过耳膜发射出的红外线进入至耳温枪后,由红外线感测装置接收,并计算红外线能量强度而显示人体温度。但是由于耳温枪需直接深入且碰触在人体的耳道上,不同的用户使用同一个耳温枪时,容易造成耳道相互感染。
因此,而现有的耳套是塑料制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且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耳温枪用的薄膜,本实用新型通过薄膜对耳温枪探头进行包裹,避免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耳温枪用的薄膜,包括探测区和固定区,所述探测区用于套设在耳温枪的探头上,所述固定区设置于探测区外侧,所述固定区用于将探测区固定。
优选的,探测区上设置有收束圈,所述收束圈用于卡住探头。
优选的,固定区为长条形对称设置于探测区两侧。
优选的,固定区靠近耳温计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
优选的,探测区厚度为8um-20um。
优选的,薄膜之间设置有划拉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耳温枪用的薄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耳温枪用的薄膜,通过探测区包裹在耳温枪的探头上进行探测,同时探测区的薄膜厚度为8um-20um,避免过厚对探测结果造成影响,固定区用于固定整个薄膜,避免掉落。
二、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通过在探测区设置收束口,对探测区包括探头进行进一步限定,避包错位置。
三、在固定区贴近耳温枪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使固定区更好的固定,避免整个薄膜掉落,导致患者交叉感染,粘贴层为静电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温枪用的薄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薄膜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0、探头;1、探测区;10、收束口;2、固定区;3、划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2所示的耳温枪用的薄膜,包括探测区1和固定区2,所述探测区1用于套设在耳温枪的探头0上,所述固定区2设置于探测区1外侧,所述固定区2用于将探测区1固定。
探测区1上设置有收束圈10,所述收束圈10用于卡住探头0,探测区1厚度为8um-2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7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组件、摄像头装置及安防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AI机器人的智能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