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用端盖及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569306.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4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浩;刘西;高强;黄旭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D1/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曲进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器用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用端盖和热交换器,端盖包括盖体和第一侧壁,所述盖体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连,且所述第一侧壁围绕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闭合设置,所述第一面和/或所述第二面包括至少部分曲面,所述第一面包括多个第一凸起。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用端盖的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降低了热交换器泄露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用端盖和应用该端盖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的集流管的端部通常设有端盖,端盖用于将集流管的端口密封封堵。热交换器在工作过程中,热交换器的内部会对封堵集流管的端盖产生较大的压力,但是,相关技术中,端盖的结构强度较低,当集流管内受到较大的压力载荷时,端盖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容易造成热交换器泄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热交换器用端盖,该热交换器用端盖的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降低了热交换器泄露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热交换器用端盖的热交换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包括盖体和第一侧壁,所述盖体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连,且所述第一侧壁围绕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闭合设置,所述第一面和/或所述第二面包括至少部分曲面,所述第一面包括多个第一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用端盖的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降低了热交换器泄露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包括第二凸起或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与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投影为圆形,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着所述盖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包括第二凸起或凹槽,沿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凸起或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面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圆心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三凸起,多个所述第三凸起沿着所述第一侧壁的周向间隔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起沿着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凸起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至少一者为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周壁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围绕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周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还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翻边相连,且所述第二侧壁环绕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周侧,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环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的端部设有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端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翅片,所述翅片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换热管之间;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端部,所述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设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内,且所述盖体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向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管内隆起或向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管内隆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用端盖的外侧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热交换器用端盖的内侧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用端盖的外侧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热交换器用端盖的内侧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69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自动翻转上料机
- 下一篇:倾转旋翼飞机